打造六大平台 树立产业形象 目前,张坂雕艺大多数经营者以住宅当厂房,路边的展厅、工作室,村中的小作坊散落其间,生产不便还存在安全隐患。“多数经营者面临空间狭小扩张难的局面,但为了保证生产又需扩建厂房,购置高科技的木材定型烘干机等生产设备。”陈阳秋认为,由于土地瓶颈的制约,80%的走访经营户反映生产场所难落实。据了解,该镇雕艺行业的上百户经营户急需建设用地约600亩。 为此,台商区将重点打造“一园一场一城一廊一街一线”产业发展平台,树立产业形象。“一园”即雕艺产业创意园,初步规划面积为720亩,落户在张坂镇上塘、村下、门头片区,主要承接国内外规模潜质雕艺企业(主力产业为红木家具、古建企业,木雕、漆线雕、铜雕企业,佛像、宗教用品企业,旅游工艺品企业),集雕艺企业生产、加工、原材料销售、餐饮服务、物流配送为主;“一场”即原材料专业市场,集原材料销售仓储、加工配送为主,初步规划面积为85亩,包括在雕艺产业园范围内;“一城”即雕艺展览城,初步规划面积为615亩,落户在张坂镇群贤村,充分汲取闽南古建文化精髓,体现显山露水的规划理念,融合现代商业模式,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标志性建筑,集商业交易、会展会议、研发质检、旅游观光、服务配套等为一体的复合型高端雕艺博览城;“一廊”即海峡两岸艺术走廊,规划面积为40亩,主要为两岸文化艺术品鉴赏、展览、研讨、交易、拍卖等;“一街”即已提升改造完成的上塘雕艺街,发挥其作为张坂木雕、佛像 、宗教用品的生产和销售发源地和核心区的作用;“一线”即文化旅游展示线,积极整合辖区内的旅游资源,突出雕艺底蕴、佛教元素及闽南风情等三条主线,充分展示台商区悠久的雕艺文化与迷人的闽南风光。 宣传人才政策 支持行业发展 “目前,整个木雕行业品牌意识落后,多数没有获得注册商标和申请设计专利,即使是国家级、省级工艺大师的作品也得不到有效保护。”陈阳秋告诉记者,52%的走访经营户反映缺少品牌生存竞争难,市场混乱无序、恶性竞争,没有进入规范发展的轨道。不仅如此,雕艺专业技师少,大师级雕艺人才寥寥无几,整个行业木雕艺人青黄不接,培养渠道较为单一,创新不足发展难。 为了摆脱困境,台商区积极提供保障措施,支持行业发展。“通过扩大宣传,打造张坂木雕品牌。如申报‘全国雕艺之乡’,确保‘张坂木雕’集体商标申办成功,推动‘张坂木雕’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作《张坂雕艺》纪录片、微电影等,设立文化标识,在高铁专列宣传,打响‘张坂雕艺’品牌。”陈阳秋表示,鼓励企业根据自身规模以及品牌建设所处的阶段,创建不同层次的品牌,形成“区域品牌加企业品牌”互促互动格局。 产业要发展,人才要素是保障。台商区将着手建立工艺人才信息库,重点培养国家级、省级、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和专业人才。积极鼓励支持企业、大师创办创作室,木雕技校,采用技艺研讨、以师带徒方式传技授艺,培养年轻的雕艺人才;以华侨大学、泉州师院为平台,实行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设置产品造型设计、雕刻艺术设计专业,培养雕艺创作与设计人才;深化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广州美院实习基地合作,做到双向学习,资源互补,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工艺精湛、业务超群的雕艺人才队伍。 政策方面,制订出台台商区雕艺产业六大平台开发建设的具体方式。鼓励国内外知名商业集团、雕艺企业参与前期的开发建设,同时积极争取银行贷款,减轻区级财政负担;制定一个详细、切实可行的产业园区、展览城配套设施建设方案;抓紧制定招商计划中所涉及的地价、优惠政策、招商体制,在用地、税费征收、管理服务等方面实行“放水养鱼”式的倾斜,便于近期招商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