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诗礼传家的惠安沈厝黄氏
2015-04-17 09:50:56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明洪武年间,黄氏在惠安沈厝开基,传衍至今已600余年,其间人文蔚起,家声赫赫。

沈厝黄氏家庙建筑群拥有厚重历史价值

独特的家庙建筑群

古代,一姓独居的村落或街巷,常会以这一姓氏来作为村名或巷名,比如郭厝、吴宅、高厝、牛家村、蒋厝等。但在惠安螺城,却有一处黄氏聚居的地方,偏偏取了个名字叫“沈厝”,而且自古以来,沈厝附近方圆20里从没有沈姓人士到此落户定居过。沈厝一名的来历,迄今令人费解。有说是,曾有沈姓人家在此相过风水,却因故未能落户,仅留此名;也有说是,根据当地的地理形势,将山水环境借助书法融入字体当中……凡此种种,难成定论。不过,黄氏于明洪武年间在沈厝开基,传衍至今已600余年,其间人文蔚起,家声赫赫,在明清两朝拥有“一门三进士、二代同中举”、“四五世连登甲榜,十三传不作白丁”的荣耀历史,却是不争之事实。

据《黄氏沈厝族谱》记载,螺阳沈厝古称“一都牛场”,明洪武年间,黄氏先祖黄崇茂从安溪上科名来到惠安,游畜放牧至此,见这里土地肥沃,山水有情,崖石似莲开,遂停下脚步,在此开基衍派。崇茂公后第四世孟春公生有三子——文琨、文珍、文瑜,分三房;长房文琨公又生三子——黄河、黄汉、黄江,再分三房。如今的沈厝黄氏家庙,包括祠堂和文辉旧厝、东厝、大厝、乌门古大厝等五幢古厝,分别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8年)和明万历三年(1575年),迄今已有400多年。整个沈厝黄氏家庙建筑群坐东向西,一字排开,皆为三进五开间,汉式大脊、燕尾双展,大多保留闽南出砖入石的古建筑风格。祠堂和各祖厝(乌门除外)都是打偏大门,形成独特建筑风格。据介绍,家庙前埕原有12副石制旗杆夹,一个将军石马槽,三个圆石壶。那将军石马槽,据黄氏族人介绍,是其族祖先黄道藩喂马所用的。黄道藩是明万历戊午科武举人,曾任苏州守备,后因平寇有功,擢升天津游击将军,加衔总兵,诰赠骠骑将军。再细观前埕那些旗杆夹,个别上面还可找到清晰的翔龙图纹,有的则似兰花图案,据说这些旗杆夹是黄氏先祖登科加爵时立的,有文武之分。泉州市文管所研究员黄真真赞道,这些不朽的旗杆夹正是沈厝黄氏人文昌盛的象征,应予妥善保管。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