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 “我有个愿望:捐资办学、投资办厂” 1924年,吕振万出生于泉州南安县(现南安市)水头镇。中学时代,他就读于泉州培元中学。培元中学是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一所中学,当时虽然仅是个中学生,吕振万却格外关注国内外的局势,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发展趋势。中学毕业后,早早就立下实业救国志向的吕振万毅然报考北京的中国朝阳学院(系中国人民大学前身)经济系,为今后驰骋商海、实业救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振兴中华,海外创业 “读书时正是抗战的时候,所以我们也是在艰苦困难的环境里头长大的。我们国家、民族一定要强大,一定要自强不息。但是要出力之前,我想一定得先有钱,才能支持国家发展。所以我就团结华侨、联合华人资本,共同组织现代企业。这是我一向的想法,后来一直这样做。”正如吕振万后来所说的,在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也有一部分中国人秉承振兴中华的朴素思想,另辟蹊径,选择了海外创业的路子。 大学毕业后,在家乡稍作停留,吕振万来到了香港,迈出了他经商的第一步。新中国刚成立时,西方国家对新中国采取全面封锁和禁运的政策,吕振万以其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固执地认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将使香港很快发展。初涉商海,年轻的吕振万却大胆地开工厂、建货仓,进入纺织业。当香港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时,吕振万更是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将业务向工业、商业、房地产、货仓、金融等行业拓展,如今吕振万在香港已是多家大型集团公司的董事会主席。 20世纪50年代,事业初步成功的吕振万没有忘记祖国正处于西方国家的封锁之中,通过多种途径大胆地同大陆进行贸易往来,大大地缓解了内地物资匮乏的局面。吕振万也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同内地有贸易关系的华商之一。 抓住商机,善于投资 战后的日本潜心发展经济。吕振万认为日本将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因此,吕振万很早就果断地投资日本,与日本的十大商社建立了长期而稳定的关系,同日本众多厂商进行广泛的国际贸易活动。至今在日本仍有多处产业在稳健地发展和运行。 在香港和日本的两次成功创业使吕振万在商界以善于抓住商机而著称,成为以智慧和头脑进行投资的典范。此时刚进入中年的吕振万意气风发,他并不满足现状,当香港和日本的产业进入稳步发展之时,他又把目光投向亚洲新一轮发展的中心东南亚。在他的发动下,吕振万同一批华侨朋友一起来到新加坡、印尼投资,成为开发东南亚的领头羊。 综观亚洲战后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哪里是经济发展的热点,哪里就有吕振万的身影和公司。 |
- 2015-04-18吕振万逝世网友集体怀旧 学生纷发帖纪念“老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