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移动终端冲击,短短数年,从炙手可热到成为烫手山芋;如今网吧开设条件放宽,申请者却寥寥无几——
网吧成鸡肋 网咖或兴起
在移动终端和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普及的冲击下,传统网吧客源流失严重,上座率低。(陈灵 摄)
本报讯(记者陈灵 王丽虹)日前,我市下发《关于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规范发展的通知》,取消计算机总量的限制,场所最低营业面积调整为20平方米。然而,条件放宽后,向部门递交申请开网吧的人却寥寥无几。这让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网吧”,再次回到话题榜。
在智能手机普及、无线网络走进千家万户的今天,记者调查发现,曾经人人艳羡的赚钱行业如今成了网吧经营者口中的“鸡肋”。传统网吧将何去何从?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泉州的网吧数量已经趋近饱和,一些网吧则在悄然求变。网吧准入门槛的降低,或将为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创造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整个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故事篇
抛弃网吧和电脑 过上“掌上生活”
由于好久没有使用,晋江林先生家中的台式电脑已布上了一层灰。“已记不清上一次开电脑是什么时候。”他一边用手机看今天的股票行情,一边与记者聊天。现在只要有闲暇,他都是标准的“低头族”。自2010年大学毕业以来,他先后购入了触摸屏手机、iPod touch,后来又购买了平板电脑。
“上大学后迷上网游,便泡在网吧和同学组队作战,回家后就去家附近的网吧玩。”他说,大学毕业后不久,自己购入一台近万元的高配置笔记本电脑,已四五年没有去过网吧了。不过,现在他连笔记本电脑也抛弃了。“手机和平板电脑多方便,既能看新闻,也能玩手游、炒股。”
曾经一条街五六家 4年后只剩一家
回忆起青葱岁月的上网经历,31岁的市民王小姐有些羞涩。“我爸妈都不知道我去过网吧。”她说,上初中那会,泉州刚开始有网吧,QQ还不流行,流行“聊天室”。2004年时,她考上了泉州一所高校,街头网吧也越开越多,家附近一条街一度有五六家。“大学时,曾跟着舍友一起到网吧通宵追韩剧、聊QQ。”
不过,2008年参加工作以后,家里买了电脑,她就再也没去过网吧,家附近的网吧基本倒闭了,只开了一家网咖。现在看什么,都基本用手机。
昔日排队上网 如今上座率不到六成
市区崇福路一家网吧的老板林先生十几年前是卖电脑配件的,后来转行开起了网吧。在他记忆里,网吧行业有过好几年的辉煌时期,大概2005年至2009年之间,每天都是爆满的,有时还得排队等。如今晚上的上座率只有60%左右,白天的上座率则更低。
“2010年起,店里生意开始下滑。”林先生回忆,为了吸引更多人气,他对网吧设备进行更新,换了新的靠背座椅和电脑,传输也从宽带换成了光纤……然而改变并没有让昔日的场面重现,“网吧已经是‘夕阳’产业,曾想把网吧转出去,但转不出去,只好先维持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