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女孩黄辛茹缺少血小板,牙龈常出血,用口罩遮住,她不爱说话
东南网4月28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林莉莉 夏鹏程 文/图)女儿一犯病,父亲黄锦堂最害怕的事,就是等待。
等待中,他无数次担心,万一来不及输入血小板,10岁女儿的生命,就可能因此画上句号。前晚,他又一次经历可怕的等待。很幸运,昨天凌晨,终于等到血小板了,可是下一次呢?
这揪心的等待,不止黄锦堂经历过。从去年7月至今,海都报共报道过9名重病患者急需血小板的故事,每一次报道都掀起一次捐献高潮。当爱心和温暖涌现,尴尬的局面也随之出现。爱心读者奔向血站献血,却被婉劝回家,因为“血小板只能储存5天,需要配合病人治疗捐献,采多了就是浪费”。
面对用血难处,海都报与泉州中心血站商讨决定,组建“泉州血小板志愿者爱心群”,及时发布血小板需求与采集情况,最快最有效地为患者捐献血小板,报纸前的您愿意加入吗?
父亲的等待
“血站只有一袋冰冻血,我们已经做好最坏打算”
昨天升温了,病房里窗户紧闭。阳光透过窗户,照进病房最里面的一张床,10岁女孩黄辛茹穿着两件长袖衣服,身上还盖着一条厚棉被,因为爸妈担忧感冒加重病情。
“她的血小板很少,正常人一般有100到300的指标,她只有3的指标,太低了。”爸爸黄锦堂说。
去年12月,在南安洪濑读小学四年级的辛茹,双脚突然布满血点。到医院检查得知,竟患再生障碍性贫血。上个月,辛茹牙龈突然流血不止。家人将她送入泉州第一医院,输入血小板,出血病症就消失了。
这次,已是辛茹第七次犯病住院,目前几乎每隔一周,就发病一次。只要输入血小板,辛茹就和正常孩子没有差别。而每次住院,等待输入血小板,对黄锦堂来说,都是一次痛苦的折磨。
“血小板很难等,万一没等到就会脏器出血,太危险了。”爸爸说。
前天晚上,辛茹已住院三天,依然没有输入血小板,爸爸急得团团转。“血站只有一袋冰冻血,我们已经做好最坏打算。可能是有人看到我的求助,临时去献血,昨天晚上就有血了。”黄锦堂说。上个月也一直没等到血小板,辛茹在医院里等了4天,医院和泉州中心血站急忙联系周边城市血站,福州刚好有。黄锦堂拿着证明单子跑到福州的血站,救回女儿一命。
辛茹的病要根治,只有骨髓移植。上周六,黄锦堂收到福州协和医院医生的通知,他跟女儿的骨髓配型达到8个点,成功率很高。昨天下午,黄锦堂前往福州,与医生商量接下来的移植事宜。
辛茹生病后,黄锦堂夫妻俩辞去工作,悉心照料,奔走求助,“还没手术,就花掉了近10万元,资金的缺口很大”。
黄锦堂说,他和妻子之前都是在厂里打工,没什么积蓄。辛茹生病后,学校还有村里都向他捐款,筹了近20万元,帮他度过了一段时间,接下来,辛茹要到福州做骨髓移植手术,需要近50万元的治疗费用,他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了。更让他担心的是,福州是否也一样,血小板难求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