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枪楼”老态龙钟 群众呼吁加固保护
“抗匪”楼石块间的隙缝越来越大
核心提示
在泉州台商投资区,有着两座百年历史的“枪楼”,一座位于东园镇秀涂村,一座位于洛阳镇霞星村桥透自然村。两座古楼已历经百年风吹雨打,破旧不堪。群众呼吁,抓紧加固保护。
近日,记者走访了这两座曾经承载了不少历史记忆的“枪楼”。
□本报记者 廖培煌 黄枫 实习生 彭坚林 文/图
望远楼:楼墙竹木支撑
近日,记者走进东园镇秀涂村的望远楼。18平方米的空间狭窄,一楼堆了不少杂草。记者爬上竹木拼接而成的梯子来到二楼,看到四周墙体及楼板的水泥块已脱落殆尽,裸露的钢筋锈迹斑斑。再往上,情况基本相似。
望远楼是石混凝土结构,始建于清末,坐东朝西,长4.33米、宽4.3米、高17.4米,共6层,占地面积18.6平方米,建筑面积117.17平方米。建成后,该楼作为秀涂港码头工人观测货轮进出泉州湾的瞭望所,以便提醒工人及时赶到码头卸货。除了观测作用,该楼还起到警戒、防御等作用。该楼的墙上都留有石窗,作为“枪窗”,可架枪进行防守,所以也得名“枪楼”。到了1993年,货轮转至后渚港停靠卸货,望远楼作用不再,成了住房。2006年,“望远楼”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幢楼非常稳固,地震都没有震坏它。”村里老人骆老伯说道,望远楼建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很稳固。当初建造时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工具,村民就用手将石头一块块搬上去。近年来,因为石楼老化,楼墙出现裂缝,住户都陆续搬了出去。去年,该楼第五层的水泥柱严重损坏,导致第六层有三分之一悬空,摇摇欲坠。为了及时抢险加固,就用竹木支撑,并装上铁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