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5月12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韩影)下午的斜阳,照常洒进西街甘棠巷,面粉厂宿舍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这个略显残破的小区内,被踏得锃亮的旧楼梯依旧,孩子准时上学的啪啪脚步声依旧,院子里几个老人话仙的声音依旧……
遗憾的是,他们从此少了一个伙伴,多了一份挂念:老宋走了。
85岁的独居老人宋瑞隆,被发现死在家中,一时惊动了社区和派出所。这并非刑案,儿女们也不想以解剖、再度伤害父亲的方式,来为死因弄个究竟。昨日上午,他们已经签字,为父亲办理了火化。
老宋生前当过泉州市面粉厂供销科科长,20岁便扎根泉州,他懂闽南话,对同事、朋友仗义。“来泉64年”,这个房门上手写对联的横批能证明,他深爱着泉州。
一个消息 父亲死讯,惊动派出所
面粉厂宿舍楼内,和宋阿伯住对门的90后小苏,见到老人最后一面,是在事发的前4天。小苏看到,老人拎着鼓鼓一个塑料袋进门,里面装满了面包等小吃。后来,就再也没见他出门了。
“平日里,他清晨五六点钟就出门,中午回来休息,下午两三点再出门,直到傍晚六七点钟回来。”做了10多年邻居,小苏渐渐摸出了老宋的作息规律。
住在小区的居委会小组长李阿姨,半个月前还在小区门口见到过老宋。
当时,他摔倒了。李阿姨赶巧碰见,将他扶上楼。“我还叮嘱他,年岁大了,骨头都松了,出门要一万个小心,摔坏了很难恢复的。”李阿姨记得,当时宋阿伯还很绅士地向她道了谢,一脸感激的样子。
5月9日,毫无预兆地,宋阿伯被发现死在家中。莆田的一双儿女接到警方通知,当天下午就赶来泉州。父亲的死讯,竟然惊动了派出所。起初,宋阿伯的儿子内心有些疑团:会不会是案件?
其实,接警之初,鲤中派出所民警小张,也有过这样的怀疑。为了取证调查,警方很快封锁了现场。“屋子里异味很重,同事们都捂着鼻子。”小张初步勘查,发现阿伯无外伤,房间也没有被破坏的痕迹,初步排除他杀。同时推断,老人失去生命迹象,应该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父亲是如何一点点失去呼吸的?当时有没有挣扎?身体会不会疼痛?那一刻,老人心里在想什么?这一系列的谜团,都没法解开了。儿女们也不忍给父亲解剖尸体分析死因。所以他们很快签了字,于昨日上午将父亲尸体火化。
一段情谊 当过厂领导,对同事仗义
老人叫宋瑞隆,今年85岁,莆田人,高中毕业,老党员。
昨日下午,西街面粉厂宿舍小区内,88岁的李阿伯和78岁的王阿伯,坐在椅子上话仙时,还不时念叨着“老宋”。他们感叹,老宋在的时候,有时午后也会坐在院子里,跟大家聊聊天。
“老宋当然爱泉州。他这一生大半辈子的记忆,都在泉州呢!”据李阿伯和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老宋20岁时——也就是1950年,就来泉州工作了。起初,他在泉州粮食局下属的一个仓库做仓管员,约七八年后,调到泉州面粉厂。因为工作认真、负责,很快,宋阿伯被提拔为成品库供销科科长。
当年,李阿伯也在面粉厂供职。由于工作原因,李阿伯和老宋常打交道。“他是个随和的人,和什么性格的人都合得来,没跟谁红过脸。”李阿伯回忆称,最让同事们称道的,是老宋为人很仗义。
李阿伯回忆,当年物资供应紧缺,家里常断粮、断柴火。每到困难觉得快熬不下去时,他都会找老宋帮忙:“老宋啊,最近要往哪里送粮食?能帮我买几斤吗?”李阿伯说,只要同事向他开口,老宋从来都不摇头。
王阿伯也是面粉厂职工,他还记得,每到春节时,老宋从莆田老家过完年回来,都会带些咸鱼干等当地特产,给同事们分着吃。“那个年代粮食紧缺,吃到咸鱼干能回味好几天呢。”王阿伯感叹。
一些追忆 爱清静、会听闽南话,退休迷恋保健品
宋阿伯的住处,是面粉厂分的宿舍房。由于老伴去世早,他在这独居很多年了。退休后,就靠每月2500多元的退休金度日。
“他这人性格有些孤僻,爱清静,虽然能听懂闽南话,也不常和厝边话仙。”李阿伯介绍,老宋退休后十分迷恋保健品。他生前,常和李阿伯念叨着,要出去理疗。在对门小苏的印象里,似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推销保健品的年轻人,敲开老宋的门,“老人在这上面,似乎花了不少钱呢”。小苏猜测。
在这方面,李阿伯和王阿伯都不赞成老宋。李阿伯退休后,在小区内经营一家食杂店,“不为赚多少钱,主要是常和厝边聊天,就挺好”。而王阿伯退休后,则选择读老年大学,学音乐、唱歌。此前,李阿伯和王阿伯也劝过老宋,让他多锻炼,多运动,别迷信保健品。但老宋太固执。
“我腿脚不灵便喽,否则也想去送他最后一程。”李阿伯叹了口气,将拐棍重重杵在地上,下垂的眼皮透出一些失落。
5月9日那天中午,88岁的李阿伯,眼睁睁看着殡仪馆的车开进甘棠巷,在小区门口把老宋拉走了。他拄着拐棍,在门口怔怔地看了半天,不知说什么,一时半会儿都没回过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