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堂号:根亲文化永难舍
2015-05-15 10:13:44 来源: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漫步泉州的大街小巷,偶一抬头,你或许就会看到在那肃穆的宗祠建筑廊下,高挑而出的灯笼上写着诸如“某某衍派”、“某某传芳”之类的字样,有的还刻于门匾之上,金字溢辉。

鲤城区江南街道东浦社区黄氏祠堂属“锦浦流芳”(吴拏云 摄)

明示祖居之地 代表族派出处

宗祠里除了堂号外,还有堂联。堂号代表着族源和血统、历史和荣誉。堂联采用中国传统的对联形式,对仗工整,特点鲜明,一般都有“家声”,“世泽”等专用语,而且大部分强调祖先功业和祖居地名。对于一个姓氏发源于何地,堂号和堂联往往是最为有力、最为直接的证据。

以地域观念命名的泉州堂号,最为普遍,它们往往和各姓氏的郡望相关,也就是以郡号或地名作为堂号。如“太原”王氏、“溧阳”史氏、“燕山”出氏、“鳌城”田氏、“凤阳”朱氏、“安平”伍氏、“颍川”陈氏等。像这样的堂号其背后也多有故事,在泉州为人所熟知的“紫云衍派”黄氏,其堂号“紫云”来历就与唐朝泉州城内的巨富黄守恭有关。黄守恭一生乐善好施,其最著名的故事是献桑园建开元寺。因有桑开莲花之瑞,故寺又名“莲花寺”;又有紫云盖地之瑞,亦曾称“紫云寺”。最终定名“开元寺”,沿用至今,此寺也成为泉州人的骄傲。现在守恭子孙,都以开元寺中的檀越祠为祖祠,以“紫云”为堂号。鲤城锦浦黄氏系江夏紫云始祖黄守恭仲派,其堂联写着“紫云绵世泽,锦浦振家声”,既与“紫云”堂号呼应,又点出如今家族所在地。

泉州苏氏有“芦山”堂号,这可追溯至唐光启年间。公元885年,山西隰州刺史苏益随王潮起义军南下入闽。其有三子:长子光谊,任泉郡左都统军使;次子光谓,任泉郡右都统军使;三子光诲,任左屯卫将军。苏益择地定居在泉州同安县永丰乡葫芦山,成为“芦山派”始祖。传至第六世,宋代名相、科学家苏颂亦出于此,故其故居称为“苏颂故居芦山堂”。“芦山”苏氏繁衍极快,播居至国外,如今在新加坡建有“芦山公会”(后改为苏氏公会),缅甸仰光“芦山堂”有对联:“芦花献瑞同宗能文能武,山岳呈祥合力树德树功”。

“陇西堂”李氏历史久远,诗人李白就曾自称“陇西布衣”,并赋诗云“家本陇西人,先为汉边将”。陇西李氏的根在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其始祖应推秦朝陇西郡守李崇。李氏成为陇西郡的名门望族是由李崇祖孙三代人创基的,李崇之次子瑶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孙信为大将军,封陇西侯。汉朝时,陇西李氏出了两位重要人物:飞将军李广及其从弟李蔡。魏晋时期,陇西李氏在乱世中兴起,西凉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皇帝。陇西李氏李渊灭隋,建立唐朝,奉李姓为国姓。唐太宗修《氏族志》时,将李置于诸士族姓氏之首,更将有功之臣赐姓李,从此陇西李氏便由一个血缘系统的宗族,演变成为一个“多元一体”的庞大世族。最早进入闽南的陇西李氏为谁,至今无定论。但宗奉五山君怀公者人数最多。君怀公以五子繁衍泉漳五座名山,故号“五山”。

泉州鲤城西隅和南安码头一带的雷姓,称“城山衍派”。其祖雷鸾于唐末天复年间由四川迁入闽,居建安璜溪(今建瓯房道),后裔英才辈出,成为当地望族。雷鸾第十九世孙雷机仕元,其后裔一支落籍泉州,于明初又从泉州迁徙至南安城山,定居该地后,繁衍日炽,后世遂以“城山”作为本支派堂号。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