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凭票排队去买布
对当时中山路上的百货商场,家住庄府巷的周阿姨如数家珍:“也就是那几家啦,从钟楼到南门,有钟百、九间、民主、建成、南国等几家百货商场。”
周阿姨说,因为家住中山路附近,从她小时候到长大成人,从牵着大人的衣襟到自己去买东西,她最常去的就是这几家,能去的也基本上是这几家。
“那时候的商场不像现在的什么都卖,吃的穿的用的,应有尽有,当时只卖日用品,吃的没有。一个商场里,布料一柜,毛巾、蚊帐、线类一柜,锅碗瓢盆一柜,灯具类一柜。那时候的灯具,也就是电灯泡、日光灯一类的,不似现在品种繁多、款式多样。”
“这些商场都是‘公家’的,老百姓要买日用品,除了去这些地方根本没地儿可买,所以每家每户,日常用品都得去这些商场购买,商场生意可想而知。而且,当时是要凭票购买的,不是你想买多少就可以买多少的。印象最深的就是买布,布票就那么多,可家里兄弟姐妹多,那些布票根本不够用,我妈妈只好买比较便宜的蚊帐来给我们做衣裳,可蚊帐是透明的,我吵着不穿,我妈可能想到我是女孩子在家干活又多,就买了一块布给我做了件裙子,当时那种高兴真是难以形容。有时,我妈也会去泉通或是九间,买一种大手帕,回来自己拼接然后给我们这些孩子做衣服。”
周阿姨回忆说,有时,她妈妈还会到商场买布然后到泮宫口边上一家染布行染了颜色再拿到裁缝店里做衣服。
“上面说的大概是五六十年代的事。到了70年代,商场最大的变化就是布料,开始有了的确良、二合一、三合一等新布料。当时,一听说哪个商场进了新货,大家就会纷纷跑去,排队抢购。”
“几家商场卖的东西大同小异、价格也相差无几,我家一般是买布料的时候,为了挑花色,我妈才会几个商场都逛逛,因为每个商场进的布料花样会有所不同。”
周阿姨说,到了70年代末,市面上开始有一些“走水”的进口布料,商场的布料生意就慢慢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