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泉州沿海水下考古陆地调查:发现多处古代沉船疑点

2015-05-26 07:50:55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古码头遗址

本报讯 (记者陈林森 文/图)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保留有大量见证海丝辉煌的水下文化遗存。2012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福建博物馆、泉州市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市博物馆共同合作,组织了一支由20多人组成的调查工作队,正式开启泉州水下考古陆上调查。近日,调查队传来好消息,泉州沿海水下考古陆地调查报告新鲜出炉。

调查如何进行

水下考古陆上调查,即主要采取文献查寻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让两者相互印证,确保搜寻查证到有效的信息线索。据介绍,历经3年多的时间,调查队沿着泉州沿海541公里的海岸线,走访了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丰泽区、洛江区、鲤城区、台商投资区、惠安县、泉港区等3市1县5区,包括35个镇、街道(乡)的184个村。据统计,本次调查共走访了渔民、船长、船员、村民(居民)、干部、渔监、渔政、海警、海军、边防派出所等各类对象750多人,获取了大量文字、影、视、音频等调查资料。

调查有何发现

那么,调查究竟发现了什么?据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介绍,此次水下考古陆上调查新发现古代、民国至近代的沉船疑点和文物点共41处,复查深沪湾明末清初沉船、东海法石南宋沉船、惠安大竹岛清代沉船3处古代沉船疑点;搜集到从清代、民国至近代的航海针簿、海图等资料7部(复印件);走访了76处古代码头(渡口)。

此外,调查队还考察了濑窟、崇武、小岞东山、莲城、辋川、峰尾6处古城旧址及10处明清时期的烟墩(烽火台)旧址;调查了包括妈祖、临水夫人、水仙王等民间海神信仰;收集了沿岸古代航标、造船工艺、制盐工艺以及多方碑刻等海洋文化信息。值得一提的是,调查中发现了一批出水出土文物,主要为陶瓷器、石构件、船板构件、铜器、铁器等。其中陶瓷器最多,器型种类多样,有碗、罐、盘、碟、壶、虎子、瓶、军持等,釉色有青花、青白釉、青釉、白釉、酱釉、黑釉、绿釉等;从年代上判断,最早的为南朝时期,其余大多为宋、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从产地上看,大部分来自福建,也有来自江西、浙江等地的陶瓷器,甚至还有一些外国瓷器。

何时启动挖掘

此次泉州沿海水下考古陆地调查范围广、内容深入,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水下文化遗产支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泉州水下考古陆地调查工作队队长、泉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丁毓玲表示,今年将从调查所发现的沉船疑点中筛选5-6处,初步对部分海域进行声呐仪器的探测扫描、水下探摸;明年正式启动沉船疑点的现场考古挖掘项目,并将视情邀请日韩水下考古专家学者共同参与。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