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泉州湾宋代海船出土记
2015-06-12 08:21:31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1974年,一艘沉睡了近七个世纪的宋代海船在泉州后渚成功发掘,举世震惊。

古船深埋于海泥中,由堆积层厚度推测出沉船已被掩埋了七八百年。

□本报记者 吴拏云 通讯员 林祖良 (图片除署名外皆由林祖良提供)

意外获悉 沉船线索

“1971年至1976年,我在晋江地区革委会文化组从事文物保护等工作。在这期间,有幸认识了泉州人、厦门大学历史系的庄为玑教授,深深为他热爱文物和严谨治学的精神所感动。应该说,泉州湾宋代海船的发现与发掘,都与庄为玑教授息息相关。”追忆往事,林祖良感慨万千,“1973年8月13日,我很清楚地记得这个特殊的日子。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到那艘神秘的沉船。”

据林祖良介绍,1973年7月1日,厦门大学历史系庄为玑、苏垂昌、辛土成三位教师应邀前来协助泉州海交馆撰写陈列提纲。8月上旬,陈列大纲初稿拟就,即将返回厦门大学之际,庄为玑向时任晋江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兼文管会主任的张立提议,希望再去泉州后渚考察与海外交通有关的5座元代小石塔(这5座小石塔是庄为玑之前发现的,内藏元代白瓷佛像,塔碑上刻有“至元癸未仲夏……后山杨山泽”字样)。对此,张立表示极力支持。当年8月13日下午,张立和林文明(时任晋江地区革委会文化组副组长、地区文管委副主任)、林祖良、杨厚生(时任泉州市文管办、海交馆负责人),以及泉州海交馆的王洪涛、许谷芳等人,陪同庄为玑、苏垂昌前往后渚考察。

到达后渚,他们召集当地群众进行座谈,得知那5座石塔已遭破坏,连遗址也难以找寻。这时,后渚搬运工人陈三道说,海岸边有传说中的“通东京大道”古码头,用巨大石条和木头相叠建成,“你们去看看吧”。于是,大家在老陈的引导下来到海堤上。可此时正值涨潮,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到。林祖良称,这时,当地群众又告诉他们,退潮时可以看见海滩下有一条沉船露出来。问船有多大时,却支支吾吾地回答说不是很大。

凭借多年的考古经验,庄为玑认为这艘沉船可能具有文物价值。张立对这条线索同样很感兴趣,立马向当地的民兵队长表达了想探查沉船的意愿,并问“如果雇人挖出来要花多少钱”。民兵队长表示,可以找人来挖开沉船附近的淤泥,“200元就够了”。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