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显风流 江山再无万维生
泉籍邮票设计名家万维生昨在京去世, 生前最后一晚仍在筹备泉州“天鹅”画展
大、小一片红邮票如此有名,但因历史原因,作为设计者,他自己一枚也没有收藏。
早报记者 颜雅婷 林福龙 李菁 胡彦明 王柏峰 文/图
泉州籍邮票设计名家万维生先生昨日9时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友谊医院去世,享年83岁。7月1日将在北京八宝山公墓竹庭举办告别仪式。
他原定于8月在家乡泉州举办“天鹅”主题画展及新书首发,为筹备画展,生前最后一晚,仍在画天鹅……
万维生一生设计邮品40多套,共150多枚。主要作品包括《儿童生活》《北京风景》《天鹅》、《万里长城》《童话一咕咚》《水仙花》《全国山河一片红》(未发行)。其中,《全国山河一片红》(大)分别于2012年、2014年拍出730万元、943万元天价。
■各界扼腕痛惜
万维生生前最后一晚 仍在创作“天鹅”
“人生无常,太遗憾了。”万维生邮票艺术研究会秘书长洪泓怎么也想不到,前天夜里才和自己通过电话的万维生老师,就这样突然因病离世了,“他跟我说他正在画画,画的是天鹅。”
据介绍,万维生原定于今年8月在家乡泉州举行两本新书(《山河一片情》《图说上海世博》)的首发式及“天鹅”主题画展,预备展出100幅画作。“为筹备画展,最近一段时间,万老师都在画画,已经完成大半作品了。”洪泓遗憾地说,这场计划中的新书首发式,将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事了。
不可能完成的憾事,还包括今年9月的意大利世博会。洪泓介绍,时值上海世博会5周年,万维生特意创作《图说上海世博》和手绘封,“他原计划带着新书和手绘封,到意大利参加世博会。没想到……”
万维生邮票艺术馆负责人陈紫玉介绍,“万老先生作为泉州人,虽然常年居住在北京,但每年都会回家乡几次。他对艺术馆的事务很用心,最近几年经常开办个人展览,极力宣传家乡”。
“这个月初,我们还联系过,先生准备在艺术馆三楼办一次展览,还要签名售书,连画框的尺寸我们都重新改过了。”陈紫玉拿出手机,查出与万老的短信内容,短信上面显示,原本计划于8月份在艺术馆签名的先生书集有三本,分别是《图说上海世博》《山河一片情》和《天鹅画册三十年》。为了这次展览,万老这段时间都在家里,加班加点,赶着创作,“没想到,老人家突然与世长辞,实在令人扼腕痛惜!”
《全国山河一片红》(大)曾拍出943万元天价
■老友追忆故知
不论天南地北 他都会寄首日封给我
方寸之间显风流,江山再无万维生。大师生前,将自己的邮票图稿及收藏的名人字画捐赠给故乡泉州,留下这座专业艺术馆。昨天,记者联系上大师生前挚友——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友平先生,回忆他与大师20多年的深情厚谊。
“与万老相识,始于机缘巧合,还是由那张著名邮票引起的,也与这座艺术馆设计相关。”蔡友平称,上世纪90年代初,刘海粟美术馆在苏州建成开放,“这件事情让万维生触动很大,由此萌发了要在家乡修建一座艺术馆的念头。”蔡友平得知这个情况后,在生活起居方面,尽力帮忙万维生,俩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他每次到泉州都会找我。”蔡友平还讲了个细节,万维生经常到处办展览,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将当时情况,以绘画形式记录下来,“再制成首日封寄给我,不论天南地北,让我十分感动!”
“心直口快,待人热情,典型的闽南人性格。”谈起大师的人格魅力时,蔡友平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
著名邮票设计家万维生,创造了我国十几项邮坛之最。最早举办个人作品展览;最早设计手绘封和记事封;最早出版个人作品专辑、专著;他为1990年的“国际扫盲年”设计了包括中、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等多国文字的邮票,开了邮坛历史先河;他设计的手绘封随杨利伟登上太空,是航行最远的邮品。
“只爱一件事,只做一件事。”这是万老生前的格言,也是他一生的信守。“老头子的性子很急,一谈起艺术创作,整个人激情四射。”蔡友平说,平日里朋友间聊天时,万老言谈举止,恨不得几天就把一辈子的事情都做完了,“他的创作激情,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赶不上!”有一次,他和万维生在北京,到原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家中做客。邵老特地给万维生题了个字——静,并附言“只要把心放下来,静一静,将会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生前将《全国山河一片红》珍贵手稿赠故乡
“乡弟”女儿 出嫁 “一片红”是嫁妆
“万维生老师都喊我‘乡弟’或者是‘老弟’。1969年,我上山下乡到大田,和万老师的侄儿在同一个公社里。当时,我就很喜欢集邮了。第一次见到万老师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来见面的机会不少,他经常回泉州。”新中国普票研究会会长、福建省集邮协会副会长陈国成告诉记者。
和万维生有着不解之缘的陈国成,收藏有万维生所有的作品,还保存着其创作第一套和第二套普票的画稿。在陈国成的邮票册上,万维生曾经提过“方寸求知”四字,希望他能够从单纯的欣赏邮票得到精神层面的升华。
在陈国成女儿结婚时,他把一枚“小一片红”赠予女儿,当成嫁妆,成就了一段世纪珍邮的佳话。据了解,这枚“小一片红”是陈国成多年前购入的,当时花了上万元,如今已价值不菲。他告诉记者,女儿也喜欢集邮,自己的邮集送到海外参展时,都是女儿负责翻译和校对的。
身为泉州一中校友,万维生曾在60周年校庆时画纪念封纪念。
■市民网友怀念
曾赠送给自己手绘封的伯伯
“第一次见到万维生老师,他送了我一套他设计的手绘封,还留下了对我成长的寄语和签名。”昨日,中国邮票大师万维生逝世的消息传来,泉州青年吕晓毅在朋友圈追忆了自己与大师的一段情缘。
“那时我还是个羞涩的小男孩,父亲带着我去看展”,万老师热情地跟吕爸爸打招呼,当看见晓毅在父亲背后躲躲闪闪时,就送了套自己设计的手绘封,还写上了祝福的话语。
网友“CRYYYYYYYY”:万维生爷爷走得太突然了,八月还要去他家玩,十月还约好一起来米兰看世博会,我机票都买了,还想陪他游游意大利。他还给我这些信封叫我从意大利寄回去,我一直拖着没来得及寄,家里满满一大柜子他给我的各种纪念品……一路走好,邮票大师。
网友“一个人一场梦在路上”:一路走好!
网友“我de青春我de团”:万老堪称泉州的知名文化品牌。
万维生爱画天鹅
印象万维生:邮票大师是“潮人” 最爱泉州面线糊
“他就是个老顽童。”忘年交20余年,只要万维生回到家乡泉州,洪泓总要陪着他走街串巷,看看家乡不断变化的风貌,品尝家乡的小吃……在洪泓印象中,万维生就是个爱吃、爱玩、爱学习的“潮人”,还喜欢制造惊喜,“他是个有趣的人,要说他的故事啊,一天都讲不完……”
“潮人”出门三件套:画笔、相机和智能手机
“一手挽速写笔,一手举智能手机,颈挂数码相机……”洪泓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绘万维生的出门状态,一手拿着画笔,一边走一边画,遇到来不及画的风景时,他就用相机或者手机拍下照片,“他喜爱数码产品,熟悉前沿科技产品,比年轻人还潮!”
洪泓回忆,有一回他在《中国民航杂志》上看到一幅照片,照片中的老人家手里拿着ipad拍照、嘴里吃着哈根达斯。
万维生有“三怕”,一怕人问他年龄,而且不喜欢人家叫他“万老”,若是你叫他一句“万老师”,他可高兴了;二怕看医生,万维生老师的医保卡从来都没有用过;三怕开电视,“他总说吃饭时开电视看,影响了家人一同吃饭的那份温馨和谈天的轻松”……
爱家乡美食:面线糊碗糕油条是最爱
“他喜欢吃面线糊、碗糕、油条和牛肉羹。” 洪泓告诉记者,“潮人”万维生还是个“吃货”。每次万维生回泉州,他都要带着他去吃这些地道的家乡小吃。吃一回还不尽兴,只要住在泉州,万维生就托朋友帮忙买回家放冰箱里,想吃的时候就拿出来温热解馋。
知道万维生喜欢牛肉羹,每回洪泓去北京看望万老师,他总要带上一二十斤的牛肉羹。“有一回还遇到了麻烦。”洪泓记得,一回他要去北京,特意给万维生准备了10斤牛肉羹,为了保险,他就在袋子里面装满了冰块保鲜,没想到在机场时,地勤不允许冰块上飞机,非得要把冰块倒了,上飞机后才再让空姐重新装上。
爱德化陶瓷:曾计划烧制“天鹅”瓷盘
除了钟爱家乡泉州的小吃,万维生还十分喜爱德化的陶瓷。“只要一回到泉州,他总要找时间去德化走走。”洪泓说,万维生自称和德化有缘,和当地不少陶艺大师都是好朋友。他特别喜欢德化的瓷塑,多次称赞德化传统瓷塑技艺,特别是当地的人物瓷塑造像。
“他还计划着将‘天鹅’系列画作,烧制成瓷盘。”遗憾的是,试验尚未成功,大师已驾仙鹤去。
热衷新事物:老来学电脑 敲出一本书
“他的心态很年轻,甚至像个孩子。”洪泓说,万维生曾经创作的一组儿童邮票,即可见老顽童的年轻态。老顽童的年轻态不仅是爱玩爱吃,还爱学习,“他学电脑学打字,一个字一个字敲出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我画邮票的故事》,洪泓曾在《万维生学电脑》一书中记录此事。
“原来总觉得电脑搞出来的东西缺乏人情味,在心理上排斥,但随着对电脑的深入认识,觉得它可以很好地为人服务。”洪泓说,万维生还为学电脑一事创作了“学电脑”手绘封,不仅画了台电脑,还特意贴上自己设计的《国际扫盲年》的邮票,“他说,贴邮票是为了表达自己摆脱‘电脑盲’的决心”。
艺术馆外形宛如一个手绘封形状
◆相关链接
个人名字命名的 万维生邮票艺术馆
万维生邮票艺术馆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市刺桐东路中段,是我国第一个收藏、展出个人邮票作品的专门馆。集邮票收藏、展览、交际与办公功能于一体,建筑外形依照邮票首日封形状,2003年开馆。
该馆收藏并展览凝聚万维生先生毕生心血的邮票作品及其所收藏的名家佳作。这些馆藏作品,方寸天地,风情万种,其中的《儿童》、《万里长城》、《天鹅》等作品看成是传世之作,是我国邮票艺术研究中颇具学术价值的珍贵史料。同时,该馆还具有举办邮票及其他文化艺术展览,开展邮票艺术研究、艺术品交流活动,宣传展示泉州文化艺术,以及用于行政办公等多种功能。这样的邮票艺术馆,将受到广大群众和专业人士的欢迎,成为人们鉴赏邮票艺术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