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启动最大规模国保单位修缮
蔡氏古民居整个建筑群井然有序,气派恢宏。
□早报记者 许钹钹 王柏峰 黄耿煌 实习生 吴晓瑄 文/图
“蔡氏古民居修缮、环境整治共上报了18个项目,等到审核通过,下达预算数,下拨项目经费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修缮了。”昨日,南安市文保办主任杨小川告诉记者,这将是南安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修缮。这次修复还涉及南安5个“国保”单位,对南安的文物保护和文化发展作用巨大。
10座古厝 下半年将完成修缮
昨日上午,炎炎烈日下,南安官桥的蔡氏古民居,陆续有游客前来参观这素有“闽南建筑大观园”美誉的古民居建筑群。
历经百年风雨的古厝,部分屋檐、横梁、砖雕等构件已经出现老化,甚至坍塌。自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古厝陆陆续续开始进行修缮。记者在现场看到,其中一幢古厝孝友第的屋顶已经修缮一新,大厝内两名工人正对柱子和横梁进行修缮。
“首期修缮的10座大厝,是坍塌、破坏得比较厉害的。”杨小川介绍,老化、坍塌得比较厉害的部分基本是重建,轻微破损的则尽量不改变原状,使用原构件按原来的工艺进行修缮。今年下半年,作为一期维修的10座古厝将完成修缮,到时将由专家进行验收。
古民居的一些建筑构件有些破旧
国保单位多 地方保护经费少
南安自三国东吴永安三年建制迄今已有1750多年。境内人文景观荟萃,文物资源十分丰富,“国保”单位共有8处,分别是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中宪第、林氏民居、五塔岩、九日山摩崖石刻、安平桥、南坑窑址、郑成功墓,总数占泉州(31个“国保”单位)的1/4。
文物多,因此南安文保经费十分紧缺,“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经费仅有10万多元,‘国保’的保护修缮动辄需要成百上千万元,只能靠向上级申请。”杨小川说,以前审批程序非常繁琐,想要申请专项补助资金很难,一个项目申请个两三年甚至更长才批下来也是有的。
目前,这些“国保”单位存在着诸多破损、老化问题。如林氏民居屋面漏雨严重;中宪第则长期被分租给外来务工人员,遭到一些租户随意改造破坏。
柱子破损
整体保护 泉州有2处传统村落
2014年,国家文物局对于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管理进一步科学化。杨小川介绍,2014年国家启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 ,计划用3年时间对270个传统村落进行整体保护利用。
杨小川说,南安在此前就已做了很多早期工作,也做得比较到位,这个机会一出来,就在原来的基础上赶快对方案进行完善,进行报批。
这一次,在全国270个传统村落中,福建省共48处,其中泉州地区有两处,一个是国保集中成片的传统村落蔡氏古民居,另一个晋江金井福全村则是省保集中成片的传统村落。
墙壁开裂
资金到位 马上拉开修缮大幕
去年以来南安共有5处“国保”单位的12个保护专项获国家文物局批复立项,分别是:九日山摩崖石刻保护规划编制立项、九日山摩崖石刻安全防范工程立项、国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漳州寮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保护工程立项、林氏民居消防工程立项、林氏民居修缮工程立项、林氏民居保护规划编制立项、五塔岩石塔修缮工程立项、五塔岩石塔保护规划编制立项、中宪第消防工程立项、中宪第修缮工程立项、中宪第保护规划编制立项、中宪第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方案立项。
目前,蔡氏古民居、中宪第等正在等待上级部门下达预算数以及下拨经费,经费一到即可按照获批的方案拉开修缮大幕。经过修缮的“国保”单位将被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起来,“不只是静态地展示,还可以注入活态的民俗活动,进行文化开发,让这些文物活起来,吸引更多游客了解和保持它们。”
构件毁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