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鲤城曾林社区安福寺:见证佛造像“希腊风”
2015-07-17 10:55:24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该寺院始建于唐垂拱三年(687年),仅比开元寺晚一年;大雄宝殿中主祀六尊石造像,分别为唐宋两朝所造,唐代造像受古希腊艺术的影响,属古印度犍陀罗艺术范畴

主殿两壁挂有木质壁画

六尊石造像刻工精湛

当然,安福寺最惹人关注的还是那六尊唐宋时期的石造像。

步入大殿,据陈秀瑾介绍,正中摆放着的正是这六尊石造像,有唐代的阿弥陀佛像、药师佛像,宋代的释迦牟尼佛像、阿弥陀佛像、药师佛像及供养人像。唐代佛像用青石雕琢,细肩高鼻,双耳垂肩,衣纹紧贴身体,或立或坐,造型丰满圆润,神态自然,刻工精湛。佛像的鼻梁笔直,被称为“希腊鼻”。这种造型风格,明显受古希腊艺术的影响,属古印度犍陀罗艺术范畴,是泉州地区早期佛教雕像。有一尊唐代佛造像的右臂似曾被毁坏,后世又为之进行修补。宋代佛造像面庞丰润,容貌端庄秀美,神情慈爱祥和,但头顶肉髻趋于平缓,螺发与肉髻之间的髻珠更加明显。

印度犍陀罗艺术形成于公元一世纪。犍陀罗地区相当于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及其毗邻的阿富汗东部一带。公元前326年,希腊马其顿亚历山大王率军入侵印度。他的军队从巴喀提纳(今阿富汗的巴格兰)进入印度河上游,又东下恒河流域,到达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尔境内。因为部下兵将不肯继续进军,于是亚历山大王引兵西转而去,于公元前323年病死于巴比伦尼亚首都巴比伦。由于亚历山大王的东征以及印度与中亚、欧洲的贸易往来,便产生了希腊化的亚洲文化。希腊文化的进入直接影响了印度的造型艺术,尤其是佛教的造型艺术。公元一世纪中叶贵霜王朝崇信佛教,建有许多寺庙,此时大乘教派产生,开始使佛教徒礼拜佛像,佛教艺术从此走向鼎盛时期。由于这时期的佛像面容及其雕刻风格带有明显的希腊风格,尤以犍陀罗地区最为典型,故称为“犍陀罗艺术”。一般来说,犍陀罗佛像为椭圆脸形,细眉长眼,眼窝略凹,高鼻梁,薄嘴唇,波浪式卷发,肌肉匀称,表现出人体的生命感和力量感。

能在安福寺见证佛造像的“希腊风”,倒不得不说是一件意料之外的事。当然,安福寺的主殿除了有这六尊石造像外,还有其他一些小型佛像,却是近代新制的。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