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挂树牌 晋江源头成“博物馆”
晋江源头保护区的千年红豆杉保护完好 (林思宏 摄)
核心提示
唐梅梅开二度、宋柏翠盖入云、明茶花开灿烂……名木古树是绿色的“活化石”。在安溪县桃舟乡的晋江源头保护区,古树名木星罗棋布,当地不仅护源更爱源,为古树名木办理“身份证”,晋江源头成为天然“古树名木博物馆”。
□本报记者 张晓明 通讯员 肖铭煌 文/图
山水林石间 千年红豆杉犹存
“日照林田,白玉生烟”,置身于安溪桃舟乡的山水林石间,远山云海浩渺,座座峰头凸出的云海,如浮动的小岛,忽隐忽现;近处的山体婀娜多姿,青翠欲滴,令人欲走还留,不肯移步。
在晋江源头自然保护区,除了上万亩的山林,还有众多古树名木。其中树冠高达30多米,树干要四五个成年人一起环抱的千年红豆杉至今依然完好,实属珍贵。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红豆杉在源头保护区星罗棋布,这离不开当地村民对源头生态的细心呵护。
在村口记者遇到“林王”苏定土,他12年造林3万亩,在2000年定源时,其承包的近万亩山林被划为源头保护区,他的身份也从一名造林员转为护林员。通往“晋江源”石碑的路是绵延2公里的鹅卵石山道,这是3年前在县乡两级政府的支持下,苏定土跟村民一起,克服施工困难铺设的。
跟随老苏的步伐,沿着鹅卵石山道往深山走去,泉水在耳边淙淙作响,一路上,我们听老苏介绍了上百个树种。
当地政府为树种挂牌,方便游客了解。
古木阅沧桑 上百个树种挂牌
晋江是泉州的“母亲河”,其流域面积5629平方公里,为我省的五大河流之一,但这一“母亲河”的起源处却众说纷纭。为确认晋江源头,泉州市水利局委托省水利规划院进行考察论证工作。考察人员沿河流溯源而上,最终确定安溪县桃舟乡达新村一片20平方米左右的湿地为源头。2003年,泉州市政府在晋江源头湿地处,树立石碑,标明“晋江源”加以纪念,以此唤起人们保护“母亲河”的意识。
山水有情,林木有灵。一株株古木阅尽沧桑,却依旧泰然自若,犹似得道之仙,超然于尘世之外,不由令人心生敬畏之情。桃舟乡85.5%的森林覆盖率使得这里的群山馥郁浓荫,山林间富含纯净清新的氧离子,这是久居都市的人们难以找寻的空气。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亲近大自然,尤其是溯源文化的兴起为晋江源头保护区带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
定源更为护源。在晋江源头保护区,如苏定土一样25年如一日守护源头生态的人还有很多。不久前,桃舟乡政府在晋江源头保护区举行了古树名木挂牌仪式,仪式上,村民们小心翼翼为上百个树种一一挂上树牌。记者发现,徜徉在保护区里,犹如进入了一个古树名木“博物馆”,我们见到了红豆杉、香樟树、罗汉松等许多名贵树种。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树木,游客只要看树牌即可获知。
山绿乡更美 长效机制来保护
“晋江源不仅仅要净化,也需要美化。桃舟乡在保护森林资源、建设生态茶园的同时,还进一步建设美丽乡村,让晋江源溪更清、山更绿、乡村更美。”桃舟乡乡长王小鹏说。
近日,安溪桃舟乡旅游发展规划评审会在乡政府召开,专家对晋江源头的保护发展出谋划策。桃舟乡党委书记杨进宝说,未来桃舟乡将以晋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轴,持续开展封山育林、造林绿化、生态茶园建设、退茶还林、家园清洁等方面工作,有效保护晋江源的生态环境。
据了解,桃舟乡已建立小区保护制度,为晋江源的生态环境保护建立长效机制。小区保护制度将确定保护小区的权属、保护管理、资金投入等,每年对林权所有者给予资金补助,在晋江源头建立3265亩的自然保护小区。
(来源:泉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