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孕育海峡情的安溪参山黄氏祖厝群
2015-07-24 09:50:44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安溪县志载云:“黄氏居参山岭下,为黄守恭之孙也。”从紫云黄氏安溪房始祖黄纲唐垂拱二年(686年)徙居安溪一地之日起,黄氏族人迄今已在安溪地区建基立业达1300多年

紫云黄氏在安溪建基立业达1300多年,如今黄氏祖厝群林立,族人尊宗敬祖;在不少古厝中还保留着古代族谱,为族人留下寻根依据;四斗厝内的砖质厝志,详细记载了清代台湾宗亲回乡倡建祖厝的过程,成为闽台两岸宗谊亲情的见证物

孕育海峡情的参山黄氏祖厝群

黄纲墓规模宏大

□本报记者 吴拏云/文 陈小阳/图

【核心提示】

安溪县志载云:“黄氏居参山岭下,为黄守恭之孙也。”从紫云黄氏安溪房始祖黄纲唐垂拱二年(686年)徙居安溪一地之日起,黄氏族人迄今已在安溪地区建基立业达1300多年,为安溪置县、经济开发、文化发展做出过不朽的贡献。如今参山黄氏祖厝群林立,见证裔孙尊宗敬祖之孝行,令人钦佩。而在四斗厝中,尚存砖质厝志,记载清代祖籍参内的台湾宗亲寻根过程,体现海峡两岸浓浓血脉情。

唐宋祖墓 古风飒然

黄纲,黄守恭第三子,紫云安溪房黄氏始祖。唐垂拱二年(686年),黄纲遵父命出泉州西门,由祖宅(今泉州市区开元寺址)徙居南安郡属小溪场,即今安溪县参岭葛磐头,安家拓业,奋励图强而富甲一方。其时,尚无“安溪”这一地名(宋宣和三年才正式定名“安溪县”)。但从南安郡属小溪场,到清溪县,再到安溪县,黄氏族人都在这方热土上耕耘不休。如今,安溪县志内有《黄纲传》,县博物馆也有黄纲铜像,用来纪念这位安溪大地上的早期开发者之一。黄氏族人在这片土地上传衍生息,支分派别,主要分为凤山、参山、槐山、凤麓以及五老等支派,人丁兴旺,今居安溪境内者近7万人;移居外境(包括外省及海外)者,达数十万之众。

近日,记者和市文管所研究员黄真真一同驱车来到安溪县东门外,探视黄纲墓。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唐代墓,当地人称其所在地为“后塘岭脚”。黄纲墓坐北向南,明代曾重修为灰石结构墓。该墓系黄纲与夫人王氏、吴氏合葬墓,穴号“猛虎渡江”。清同治年间,裔孙、探花黄贻楫等竖墓道碑于辕门外崙圣泉路边,以示不朽。1995年,黄纲墓被确定为县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在现场看到,黄纲墓前还有不少墓柱联,如“凤翔钟吉地,虎踞奠佳城”、“三峰朝福地,一水绕明堂”等。左右各有一方近代立的重修碑记,右手侧还有一块据说是清代重修时所立的督修碑,上面仅阴刻三个名字,却个个如雷贯耳:黄宗汉、黄谋烈、黄尔沤。黄宗汉是清代吏部右侍郎,黄尔沤是清代刑部主事,而黄谋烈则是清代礼部主客司郎中,他还是“泉州府官立中学堂”设立之初的正总办,这个学堂就是现今百年名校泉州五中的前身。据参山黄氏后裔黄希琛先生介绍,此三人皆为黄纲之裔孙。在墓的外前方立有两根望柱,上面各踞一头威武的狮子。墓下还有一层建筑,是黄纲墓园管理委员会的办公场所,大门柱联书写着“江夏流芳千派远,紫云献瑞五安兴”,门楣上还有“葛磐肇基”四字,点明安溪黄氏源流出处。

紫云黄氏安溪房宗亲理事会的黄黎金先生称,根据安溪普陀寺碑记所载,安溪普陀寺在宋治平二年(西元1065年)曾更名为“善惠院”,上有三峰亭,左置一祠尊黄纲为檀越主,可见黄纲曾为普陀寺的创建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距离安溪凤山森林公园不远有一条祥云路,黄良谋墓坐落在这条道路上。据黄黎金介绍,黄良谋为葛磐二世祖,其墓也是唐代古墓。只见墓碑上刻写着“唐葛磐二世祖 考良谋黄公、妣夫人王氏墓”,在碑后可以找到“始建于唐贞元年间(785年—805年)”这样的文字记载。清光绪年间,裔孙、武状元黄培松谒祖时,于墓前竖望柱(石灼、文笔)一对。由于年代久远,墓园渐次倾圮湮没,幸于1997年重修,改原灰墓为石雕墓。在泉州,唐墓已所剩不多,紫云黄氏安溪房却一下子拥有两座,令人惊诧。

除了两座唐墓外,黄黎金等人还带我们参观了另一座颇为有名的宋代古墓——黄孟仁墓,墓址就在安溪城厢镇埔任御史桥边。该墓平面呈风字形,为灰石结构,面积达2000平方米。因久历风雨,整座墓陵处处都是斑驳苔痕,古风飒然。根据墓前的石碑所记,黄孟仁是安溪黄氏参山派始祖,宋祥兴年间(1278年—1279年)安溪水灾,其由安溪县城迁往参内繁衍生息。清代期间,裔孙黄宗汉、黄贻楫、黄谋烈、黄尔沤、黄仕藻、黄培松等泉州历史名人曾躬临谒祭,竖碑立志,以彰祖德。

参山黄氏家庙刚完成重建

珍藏族谱 令人称道

安溪黄氏各聚居地均建有宗庙祠堂,位于参内乡大厝村的大厝黄氏宗祠群(也称祖厝群)更是远近闻名。根据大厝黄氏宗祠群保护碑记载,宗祠群由尚德堂、种德堂和毓德堂组成,俗称前祖、后祖、中祖。

尚德堂始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为参山黄氏长房祖宇。清嘉庆五年(1800年)毁于火,嘉庆十一年(1806年)重建,后来又于1986年再度重修。宗祠内有“尚孝名扬江夏史,德徽永灿紫云家”、“江夏流芳紫云世泽,葛磐兆瑞参岭蕃昌”、“紫云家声振,参山世泽长”等楹联,另有一对柱联引起了记者的关注——“卫国抗倭名将册授布政使,功昭大唐簪缨二品耀宗风”,向黄希琛打听后才知道,原来此联赞颂的是参山黄氏先祖黄大任。据了解,黄大任字宏叔,生于1536年。幼年文武兼习,好义举。嘉靖年间,倭寇侵掠猖獗,大任奉命清剿,率统兵民,节节取胜,民赖以安。朝廷嘉其功,册授福建布政使、泉州卫镇抚之职。清乾隆泉州府志中有其传。听了黄大任的故事,再细看那柱联,更让人对这位抗倭名将油然而生敬意。在尚德堂我们还见到了《参山尚德堂黄氏族谱》,该族谱共分8册,据说修于1806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种德堂系参山黄氏二房长祖祠,始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毓德堂系参山黄氏二房二祖宇,始建于明代(具体年份不详)。与尚德堂一样,种德堂和毓德堂均于清嘉庆五年毁于火,后经重建、重修,方才屹立如初。在种德堂中,我们见到参山黄氏珍藏的另外一套《二房参镇罗黄氏族谱》,令人吃惊的是,这套族谱居然多达18册,足见当初修谱之人花了多少心血!据查,该谱为清乾隆年间黄廷轩所书。

宗祠是族人的精神圣地,而族谱就是在其共同血缘关系下汇集的文字档案,族人互相承认了彼此的族亲关系。在族谱和宗祠这两大精神支柱下,族人才真的是“如木有根、似水有源”。从这点来看,参山黄氏对族谱的珍惜与呵护,是值得称道的。

尚德堂内存有200多年历史的族谱

闽台两岸 宗谊深厚

参山黄氏家庙又名绍复堂,始建于明初,系紫云黄氏安溪房参山派开基始祖祠宇。由于历史演变,家庙几度废圮。清光绪年间,探花黄贻楫,武状元黄培松来参山谒祖,竖旗挂匾,倡修祖庙,遂于清光绪癸未年(1883年)重建。家庙中堂分为三龛,中龛曰“绍复堂”,进始祖及先祖牌位;左畔曰“尊爵龛”,进历代缙绅授正印者;右畔曰“报功龛”,进有功于宗族者。去年,参山黄氏家庙又历重建,海内外裔孙皆慷慨解囊,如台湾裔孙黄文庆昆仲捐资60万元,新加坡侨亲黄木德父子捐资60万元……足可见证裔孙尊祖敬宗之孝行,令人钦佩。

在祜水村,还有一处意义非凡的黄氏祖厝建筑——四斗厝。四斗厝,又叫三落厝,始建于明代,清代数次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形制。据参山黄氏族人介绍,四斗厝历经“三毁四起”,尤其值得一叙的是,祖祠在清代两次大修或重建,徙台裔孙皆回乡捐巨资倡建。如清光绪戊寅年(1878年)祖祠毁圯,徙台裔孙黄贻谦(进益),回乡谒祖,出银50元倡建。对此事,旧谱有记述,厅墙上嵌着的一方砖质厝志亦有记述。砖质厝志曰,“幸有长房七世孙进益,自祖迁台湾深坑仔,身虽远离桑梓,心愈系怀祖宗,自带银物归家”,倡修祖祠。厝志记述了移居台湾的黄进益,在清光绪六年(1880年)前后两次返梓重修四斗厝的详细经过。黄真真表示,该碑记既是祖籍参内的台湾宗亲寻根的依据,也是闽台两岸浓浓血脉情的见证物。据说,在台湾深坑仔也建有一座“四斗厝”,与祜水村这座的规模结构几乎一样。

祜水村四斗厝在近年重修后,其中龛被称作“福深堂”。据黄氏族人所述,“福”与“祜”音近,意味着祜水祖地;“深”即指台湾深坑仔,意为分衍地。“福深堂”寓意闽台两岸福祉连绵,宗谊深厚。

四斗厝厅墙上嵌着砖质厝志

尚德堂为参山黄氏长房祖宇

四斗厝始建于明代,建筑恢宏大气。

黄孟仁墓古风飒然

黄良谋之墓坐落在祥云路上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