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7月24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吴月芳 王金淼 实习生 柯恬恬 文/图)元宵十五必演的戏,还是老婶老姆百听不厌的录音磁带,抑或是老厝眠床围屏上精致的绘图……洛江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陈三五娘传说》在闽南、潮汕地区有着多彩的演绎形式。“陈三五娘民间文学馆”正准备征集馆藏,今后好邀请众“粉丝”共温这段古今奇缘。
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社长郑国权表示,将向筹建中的洛江陈三五娘民间文学馆捐赠相关的剧本、论文等复制件。你可千万别小瞧复件,这些资料可是郑国权等泉州文史学者近三十年来不遗余力地搜寻来的。原始版本珍藏在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以及台湾高校图书馆和学者手中,原本在故事诞生地却遗存极少。
郑国权介绍,大约在明代就有文言小说《荔镜传》。而现在所能找到的最早剧本,是明清两代不同时期四种刊刻本。分别是明代嘉靖年间的《荔镜记》,以及清代顺治、道光、光绪年间的三种《荔枝记》。2010年泉州戏研社这四种珍贵版本汇编成册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将最珍贵的陈三五娘古籍传承下来。
泉州文化爱好者洪泓曾在旧书摊淘到早期剧本曲谱;市民董山伟曾自办网上纪念馆;在漳州龙海,有藏家专门收藏黑胶照片,其中不少是关于陈三五娘。
泉州花灯省级非遗传承人陈晓萍今年总共制作了两套陈三五娘人物造型的彩扎。陈晓萍的父亲陈天恩是彩扎艺术创始人,曾经在50年代以“陈三磨镜”为素材制作人物彩扎。为了保护和传承彩扎艺术,陈晓萍在父亲作品的基础上又设计出了新作品。人物25厘米左右高度,造型栩栩如生,制作耗时两个月左右。陈晓萍说,他还计划来年元宵做一盏彩扎的陈三五娘花灯,人物自然少不了陈三和五娘,还会把反派人物林大、媒婆和家奴也做出来。
如果您手中也有相关的实物资料,如手抄歌本、石木雕刻、陶瓷艺术品、书画作品、碟片、磁带、摄影作品等,都可以参与应征海选。欢迎您分享故事,有价值的实物资料藏家有意愿捐赠,可适当予以藏家贴补。请联系闽南网热线0595-22561580、洛江区文体旅新局0595-22631056。
最早四种的戏文版本被整理成册出版
□最早戏文保存在哪
明代版本《荔镜记》最早分别藏于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另一本则藏于日本天理大学图书馆。1956年戏剧名家梅兰芳和欧阳予倩访问日本,天理大学将明嘉靖的刊本《荔镜记》拍照成书影,赠送给他们两位。他们回国后把书影交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复制,分赠给广东等地的文化部门。1959年,福建省戏研所和泉州戏协两位同志去中央戏剧学院进修才将这个复制本购回泉州。这个复制本可惜在文革动荡中毁坏了。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泉州戏研社通过台湾友人的帮助,才获得台湾大学研究闽南方言的学者吴守礼教授的《荔镜记》校勘复印本,又收到英国牛津大学龙彼得教授寄赠的油印本。
清初顺治本《荔枝记》世上只有孤本,原为日本学者神田珍藏,台湾大学教授吴守礼是他的学生,他从老师那里取得复印件用于研究方言。郑国权说,1997年他到台湾出席两岸梨园戏学术研讨会时提及“找不到顺治本”。意外的的是,第二天,吴守礼的学生、成功大学教授施炳华,将他从老师那里得到的复印件,送到了郑国权手中,就这样,泉州又拥有了顺治版的《荔枝记》。
泉州于清道光年间刊刻一本《荔枝记》,无人所知。唯一的孤本2008年才在市区出现。经热心人的帮忙,泉州戏研社才喜获复印本,并及时加以扫描点校。
凊光绪刊本《荔枝记》出版时间虽比较近,但存书同样稀少,最早知道有一本是在法国汉学家施博尓手中。郑国权介绍,梨园戏幸存一本,是许书纪先生早年从菲律宾带回来送给剧团的。他是新中国成立后抢救《陈三五娘》这部大戏的第一人。
有了以上四种来之不易的古刊本,郑国权主持点校编辑,于2010年由中国戏剧出版出版一套精装的《荔镜记荔校记四种》,受到海峡两岸学术界的欢迎,泉州戏研社从海外争取来的宝贝,还有一项是英国著名汉学家龙彼得教授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在英国和德国发现的三种明代印行的戏曲弦管刊本,他经过长期调查研究撰写了十余万字的研究论文,1992年在台湾自费出版了《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一书。
翌年,泉州戏研社收到龙彼得赠书,认为该书是泉州历史文化一个更大面积的发现,遂请人翻译龙彼得的论文,并邀请龙彼得到泉州来商讨合作再版事宜。经多年努力,泉州戏研社1995年先出版《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一书,刊载龙彼得论文第一章和三种书影。
2003年又点校了全部书影加上龙彼得全篇论文共五章,出版《明刊戏曲弦管选集》一书,连同《清刻本文焕堂指谱》合为一函,及时作为泉州南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文本的典籍附件。这部书含有多首少见的陈三五娘故事的曲目,对研究陈三五娘故事很有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