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县市新闻 > 正文

晋江:海防林再现“绿色长城”

2015-08-06 10:41:22 吴毓健 方炜杭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晋江:海防林再现“绿色长城”

东南网8月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毓健 方炜杭)

合拢

盛夏时节,驱车沿晋江深沪湾畔的沿海大通道快速行驶,一侧水碧沙白,另一侧天蓝林绿。在金井镇石圳村的海边,记者看到一排排还显稚嫩的木麻黄在风中摇曳,正茁壮成长。

美景来之不易。

村民告诉记者,早些年,疏于修复改造和受修建海堤等建设工程的影响,导致部分老林带残缺不全,海边风沙危害严重,大家深受其苦。

晋江三面临海,沿岸涉及8个乡镇,早些年,都或多或少遭到人为和自然灾害的破坏。加上风、暴、潮、洪、旱、涝等自然灾害频发,不时光临的台风及其带来的强降雨,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巨大的威胁;沙害,是另一大威胁。“九月台风起,锅中沙作米”等民谣是真实佐证。

海防林,是抵御这些灾害的有效武器。

2013年,晋江依托“全民动员 绿化晋江”活动,启动石圳村沿海绿化提升改造工程。依靠科技进步综合治理风沙危害,对石圳村严重遭受风沙危害的沿湾防护林,实施生态修复改造工程,重建多层次、防护作用良好、兼有景观效果的沿海防护林带,以推动金井镇滨海旅游产业发展。

石圳村沿海绿化提升改造工程,只是晋江加强海防林建设的一个缩影。据晋江市农业局局长李友佳介绍,截至目前,晋江投入6000万元,建设沿海基干林带达69.69公里,占宜林海岸线的100%,沿海基干林已基本合拢。

攻坚

海边造林,难度极大,尤其是在大风口。

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面朝深沪湾,有一片美丽的沙滩。海滩的背后,有一堵石墙,墙的背后,是2013年种植的“平潭2号”木麻黄。

记者发现,地上铺着一根根黑色的塑料管。李友佳告诉记者,这是从以色列引进的耐特菲姆节水滴灌系统,可灌溉风口附近的200亩木麻黄。每3天轮灌一次,每10天施一次肥。这是很多大棚蔬菜才有的待遇。

“由于风太大,如果没有这堵墙,新种的木麻黄不可能活到第二年。”晋江市农业局副书记洪海港说。深沪湾,从地图上看呈漏斗形,是我省沿海6大风口之一,每年从10月开始到来年4月,基本都是九级以上大风。

风沙的威力,从一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种植的木麻黄身上可以看到清楚的痕迹。朝向大海一面的,枝叶和树干全都被风沙击打得干枯脱皮,背向大海的一面则郁郁葱葱,这就是位于风口的海防林独有的“阴阳树”现象。

风口怎么造林?

石墙风障,成为呵护木麻黄成长的“屏障”。为此,当地在深沪湾这个风口修起一道6公里长的石墙风障,

呵护幼林成长,抵御海边风沙危害和盐碱侵蚀。

衙口也是景区,农业局在苗木种植区和游客休闲区之间铺设木栈道,提高了景区品位。同时,为增强防护效果,在弱风口采取杉木加挂7公里长渔网、混凝土预制柱加挂3公里长竹帘等措施,建起一道集防护与景观为一体的生态屏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