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王伟明 新业态推动转型 提升业主维修意愿 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王伟明认为,泉州打造“海上丝绸之路”品牌,若没有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依托,何谈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在国际上要打响知名度,大家来泉州想看的就是这些史迹。 中山路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突显的是商业功能,在上世纪90年代很繁华,如今入夜后却非常冷清萧条。商业功能衰退、客流不足、商户收入减少,直接影响业主保护、维修的意愿。 王伟明认为,为了解决维修经费不足的问题,可以由政府牵头,设立一个公益性的基金会。这点建议是对建筑安全而言,更根本的做法是提振中山路自身的“造血功能”。他建议,政府可以帮助规划中山路的新业态,推动转型升级,比如可以将其中一段改造为步行街,引入民宿、酒吧、咖啡等面向游客的业态,策划观光节等。 泉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出宝阳 成立专门机构 理顺三种关系 只在审核业主提交的翻修方案时,才需要经过泉州市文广新局这一关。 泉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出宝阳认为,中山路极具保护价值,而且福州、厦门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学习。比如福州三坊七巷保护利用,由政府投入大量资金,通过成立机构运作管理,处理街区复杂的产权、日常维修和物业管理等;厦门中山路至少也有10年以上的时间,有专门的单位负责设施日常维护和商业经营管理,加上中山路到码头一带客流量大,整条街的商业氛围越做越好。 而解决老街维修的方式无非三种。他介绍,业主有能力维修的,可以通过政府简化审批手续来推动;第二种情况是业主完全无能力修缮的,由政府收购,今后修缮使用就不再与业主相关;第三种情况是业主有部分修缮能力,政府介入洽谈,按投入比例折算为股权,今后的收益按比例分配。 泉州历史文化遗迹丰富,他希望能有老街区作为步行街试点,发展为文化夜市,融入非遗展示、美食和文化创意的元素,让古城活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