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农业建设基地 连遭打击血本无归 但是,当陈一龙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时,却遭到强烈反对,“工业转农业跨度太大了,家人都不看好”。 一边做家人的思想工作,一边在惠安县一家苗圃租下2000多平方米的地,建大棚、购设备、买幼苗,陈一龙花光了在深圳打拼的所有积蓄。 没想到,困难比预料中的来得更快。回想起当年那一次挫折,陈一龙道出多年来不曾向人提起的一段经历:“那时候我向泉州一家花卉公司以8元/盆的价格,买了2万盆半成品,一盆里有两株苗。当时的幼苗价格是每株1.5元,因为这是我进的第一批苗,觉得买半成品更保险,所以投入了更大的成本。”没想到,买回来后红掌却一株一株死去,为此陈一龙还请来了广东的技术员来指导鉴定,才知道原来是苗出了问题。陈一龙找到当时卖苗的公司,提议将苗寄在该公司养护,再付其养护费,“没想到,公司技术员坚决拒绝收养,我才得知那些苗原本就是他们要扔掉的”。 屋漏偏逢连夜雨。基地建起来的第3个月,几年难遇的强台风登陆泉州。连同从别处购入的1万盆红掌,总共3万盆红掌经过台风摧残,只剩下残枝败叶。创业才3个月,陈一龙已经损失了10多万元。 那是陈一龙创业以来最艰难的时期,“但我没有想过放弃。天灾人祸反而让我觉得已经没有退路了。”陈一龙向亲戚朋友借钱维修大棚,又重新买入幼苗。 “那个时候条件有限,不像现在可以用空气能电器控制温度。冬天晚上大棚需要加温,都是人工烧炭。”在惠安种红掌的4年里,陈一龙没有睡过一个晚上的整觉,因为每隔40分钟,他都要起身添炭给大棚保温。 掌握技术成立公司 新品层出市场热捧 在惠安苗圃的那段日子,陈一龙根本没有觉得自己像个老板,忙时请上五六个临时工,每人一天给45元的工钱,而自己每天干的活相当于两三个临时工的工作量。同时,他又花了约3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请来技术员做指导,“技术员一个月只来现场几天看看长势,提提建议,平时用电话或者网络沟通”。 几年过去,陈一龙俨然已经是资深红掌种植户。2011年,通过台商区总工会的牵线搭桥,他把红掌基地搬到了位于台商区的农科所,并于2012年成立了泉州市丰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阿拉巴马、粉冠金、骄阳、广州红……如今,在他的种植大棚里,品种多达数十种。这当中一部分已经投入市场,一些新品还留在大棚中观察生长稳定性。比如,粉嫩粉嫩的“情迷”,造型精致迷你,陈一龙介绍,这便是今年公司与台商区农科所合作组培的新品,市场反响很好。 原本主要用于政府、展会、酒店的大型租摆型红掌,由于受政策影响,从2013年开始销量明显下滑,陈一龙也迎来事业上新一轮的挑战。他果断转型,借助基地所在的农科所研发优势,与该所合作培育适合家庭、办公室装饰的迷你型红掌。 “今年租摆型红掌共培育4万多盆,迷你型红掌共培育8万—9万盆。”陈一龙介绍,迷你型盆栽占地面积更小,温室内每平方米可培育迷你型红掌35盆,但如果是大株的租摆型红掌,只能培育20盆左右,因此迷你型盆栽产量可观。不仅如此,租摆型红掌从种苗到出售需要培育12—15个月,迷你型红掌只需培育6—8个月,在增产的情况下,又加速了培育时间,节约生产成本,算起来小盆创造的价值不比大盆差。 “以前红掌主要走租摆渠道,现在转型进商超,上电商。”陈一龙说,作为种植户,他自己先从生产开始转型,跟着他的步调,经销商们也在转型,一些客户把红掌的普通盆换个卡通盆或精美包装再出售,也获得了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今年,陈一龙打算再培育些新品,“有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台商区总工会的帮助,只要肯下工夫,市场反响不会太差。”陈一龙满怀信心地看着大棚里火红的红掌。 |
- 2015-08-12泉州台商投资区一企业自建创业园 入驻项目租金全免
- 2015-08-07泉州多措并举帮助大学生就业 创业可获减税资助等政策支持
- 2015-07-27南安启动“星火计划” 28名导师结对45名创业者
- 2015-07-23晋江陆地港众创空间获批省级众创空间
- 2015-07-23福建省智能制造暨创业创新现场推进会在泉州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