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德化凤林慈儿院:抗战烽火中的“难童乐园”
2015-08-25 09:34:10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孙昭权、陈华珍和陈天座先后成为孤儿,他们被送到有“难童乐园”美誉的凤林慈儿院。据统计,在抗日战争时期,该院共收养抗日征属子弟、抗战阵亡将士遗孤和沦陷区、邻县的流浪孤儿200多人。

李述贤和妻子吴秀姗

办学:知行合一 培养孩子全面技能

创办之初,凤林慈儿院专收15岁以下的抗日征属子弟、阵亡将士遗孤、沦陷区及侨区孤贫儿童,首批院生60多人,远的来自浙江,近的来自金门、厦门、福州及泉州各县等地。

李述贤曾到南京晓庄师范求学,接受陶行知的教诲。慈儿院创办之初,作为院长的他推行陶行知的新教育,以“知行合一”为宗旨,提出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科学的头脑,农夫的身手,艺术的兴趣和改造社会的精神。

那时,程田寺里每日晨钟一响,孩子们便开始一天的生活。上午,由教师传授文化知识,下午,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职业技能分为农、工、商三部分,孩子们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哪种技能。

据悉,“农”即农艺,慈儿院自办农牧场,种植水稻、地瓜、马铃薯、蔬菜、可可、番茄;饲养牛、羊、猪、兔、鸡鸭等家禽家畜;学农的院生可拜农民为师,下午时段种植水稻等农作物,饲养禽畜。“工”即工艺,院里办有瓷器制坯、瓷绘、水印、制鞋等4所工场供院生学习工艺。“商”,即与市场各商铺接洽,销售产品,让院生到商铺学习,当学徒,请商人教珠算,学习经营技能。为了提高孩子们学习技艺的兴趣,慈儿院每星期举行一次“学术竞赛”,每月举行一次“创造竞赛”,让院生拿出自己最优异的作品参评。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侨汇断绝,慈儿院失去外援,由于坚持生产自立,该院仍然在艰难的环境中维持。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