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泉州要闻 > 正文

泉州古城区10万㎡特别危旧房 将分级分类分地段有序改造

2015-08-29 09:56:27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泉州市区古城区10万㎡危旧房将有序改造

市政协昨组织相关人员对重点提案《关于加强中心市区古城区建设与保护的提案》进行现场督办

充满泉州元素的西街

□早报记者 林福龙 李波玲 王柏峰 实习生 王晓萍 文\图

昨天,针对年度重点提案《关于加强中心市区古城区建设与保护的提案》的办理情况,市政协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以及规划、住建、文广新、市政、旅游、民政等部门,深入古城西街片区,现场察看肃清门遗址广场、宋宅116号后座洋楼、裴宅、井亭巷、古榕巷、旧馆驿等充满泉州元素的街区。委员听取提案承办单位汇报,围绕古城保护几大焦点,尤其是西街片区改造,把脉古城改造。

据不完全统计,古城区内有特别危旧房屋面积约10万m2。规划部门透露,将积极稳妥地推进古城区危旧房改造规划建设,统一部署,分级分片区有序推进。

千年古城承载泉州发展 该是反哺的时候了

“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为泉州古城繁荣复兴带来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应当做足“海丝”起点城市文章,打响“光明之城”文化品牌,重塑名城形象。

在今年泉州两会上,市政协委员上官春安、孙启鹏、陈笃恒、魏文枢等人联名提交《关于加强中心市区古城区建设与保护的提案》,提出尽快启动西街古城保护改造项目,将西街东段改造建设成为步行街区,可借鉴西安大雁塔广场改造建设的做法,在开元寺周边开辟一个小广场,展示“六老文化”(即老街巷、老建筑、老口味、老乡音、老手艺、老习俗);打造“海丝”史迹旅游目的地,将江滨北路更名为“海丝大道”,将沿线“海丝”史迹串成线;鼓励将古大厝、旧民宅改造成为民宿、小酒馆等,研究出台相应支持政策;加大古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解决历史欠账问题。

“古城是泉州人的‘宝贝’,也是泉州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强劲引擎。”“西街中段保存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建筑,最有泉州味道,建议古城保护整治可从这里寻找突破口。”“在中山路、西街等老城区规划步行街,打通爱国路,为古城保护杀出一条血路,焕发名城昔日风采与辉煌。”昨日市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古城保护问题畅所欲言,出谋献策。

★关键词

古城改造要有实用性

“前不久中山路骑楼坍塌事件让人心有余悸,一些百年老房子已是危房,一旦遇到恶劣天气,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存在极大的隐患。”上官春安说,古城区保护与改造意义深远,改造规划要让多元文化与城乡建设相得益彰,打造出“刺桐个性”的闽南特色古城区。

★关键词

西街中段最“泉州”

“西街中段是最‘泉州’的街区,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建筑形态一应俱全。”上官春安建议,西街的各条巷子可附上科普性的引导牌,介绍各条巷子命名的由来和从各条巷子走出来的名人。

老乡音如何保留?上官春安认为,可以让游客参与、互动,体验地道闽南语的听说读写。润饼皮制作、剪纸制作等老手艺,也应该集中展示。可将承载几代人记忆的泉州影剧院打造成泉州闽南文化动态展示区。

★关键词

西街东段规划步行街

上官春安建议,在古城区保护规划中,把西街东段打造成步行街,打通爱国路,解决群众的出行问题。

孙启鹏认为,在步行街的规划中,可借鉴厦门中山路的改造经验,重点学习改造模式中的闪光点——既淋漓尽致地展现闽南骑楼特色,又全面体现不同时期的厦门建筑风貌。

★关键词

旧厂房何去何从

陈笃恒比较关注古城区内部分旧厂房何去何从的问题。据了解,近十年来,古城区已有多家工厂搬迁或就地实施整治。

“对旧厂房的改造不能掉以轻心。”陈笃恒说,改造应考虑附近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从小巷延伸出去,形成由点到面、由面成片、由片到城的系统性保护。

★关键词

降低翻建申请门槛

魏文枢提出,不少古城区的居民有意申请翻建旧宅,但面临门槛高、费用高等问题。

“不少老旧房子属于危房,申请翻建改造的手续应进一步精简。”魏文枢说,改造费用也应该降低一些,不少房屋产权不明晰,导致翻建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不能为了保护传统特色而由业主承担高昂的费用。

★关键词

基础设施要升级

魏文枢认为,古城区一些巷子比较窄,居民有急事拨打110、120和119时,急救车辆开不进去,或者急救人员无法及时找到求救者的房屋,对施救工作造成影响,因此古城区的基础设施亟待升级。

★关键词

地方立法

杜绝破坏古城区现象

谈到古城区的保护,陈笃恒难免有些痛心,至今仍然存在破坏古城区建筑景观的现象。为了杜绝这种现象,陈笃恒认为应尽快立法,制订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条例。

古城10万m2特别危旧房 将分级分类分地段有序改造

针对中心市区古城区保护问题,规划、旅游、市政、民政、文广新等部门积极回应。

西街片区保护整治

三种方式可供选择

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称,目前提出三种保护整治方式——政府出资、业主出资、政府收购,根据业主意愿,分别实施,严禁业主自行翻建或翻修。

政府出资,业主让出使用权。业主将房屋交由政府组织修缮,并让出一定年限的房屋经营权,由政府经营管理或者与政府合作经营管理。

业主出资,政府协助。业主出资并与政府协商后,委托符合要求的施工单位负责建设修缮。政府负责提供规划设计图纸,并组织施工监理。

政府出资收购产权。政府通过货币购买或实物交换,取得产权人的房屋所有权后,按照规划统一出资修缮和经营管理。

城南规划文化生态园

保护民间信仰习俗

城南-聚宝街片区是古城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与窗口,成为传递泉州多元文化的载体,拟规划建设聚宝城南泉州闽南文化生态园。在园内细分民俗活动、民间表演、节庆活动等活态遗产,重视“妈祖生”、“升天祭”、“谒祖进香”和“绕境巡安”等大型民俗活动,保护元宵“乞龟”活动、演戏酬神、谢恩敬神、圣杯问卜等民间信仰习俗。

10万m2特别危旧房

分级分类分地段改造

针对古城区大量存在危旧房屋的情况,将根据所处古城保护等级进行分级、分类、分地段改造。

对一类保护建筑和优秀近现代建筑按文物等级进行保护,翻建维修按文物标准执行。

处于核心保护区的危旧房采取自我更新(维护)方法,不宜用片区改造的方式,以保护古城核心区建筑整体风貌和社会结构(居民)相对稳定。

处于风貌保护区的危旧房原则上不宜采取片区改造的方式,宜采取自我更新的方式。

处于重点风貌整治区的危旧房,在片区修建性规划设计控制下,可考虑采用自主式个人、小团体、小规模等多种改造模式,尽可能减少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风貌、街巷肌理和人文遗产的破坏。

用传统工艺传统材料

简化报批审批手续

泉州拥有独具特色的闽南传统民居,本次西街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将选用传统特色材料,按照传统工艺进行施工,施工团队必须配备列入非遗名录的闽南传统民居建造技艺传承人,并由该传承人负责具体施工。

在改造过程中将简化手续办理,报批手续将按文物保护修复或私人建房的程序办理,审批手续建议按照“超常规、不违规”和“谁家孩子谁抱走”的原则,建立一套便捷、高效的历史街区保护整治项目审批机制,采取并联并审、定期会审、现场审核等方式尽快办理,确保基本建设手续的完整。

西街“试水”统一保护整治

三种保护方式均已有意向

昨日,市政协组织开展《关于加强中心市区古城区建设与保护的提案》督办活动,记者在活动中了解到,西街保护改造方面,目前已有10多户房屋业主有意愿参与政府组织的统一保护整治工作。

今年,上官春安等多位市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加强中心市区古城区建设与保护的提案》,被列为2015年市政协重点提案之一。该提案提出尽快启动西街古城改造保护项目,打造“海丝”史迹旅游目的地,引导古城各种资源要素向“海丝”文化聚集,进一步加大古城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四大方面建议。

□本报记者 叶舒雯

10多户沿街业主 表达参与意愿

在西街改造保护方面,规划部门正进一步探索西街保护整治方式,针对初步实施意见中“政府出资”、“业主出资”、“政府收购”等三种方式,筛选代表性房屋分别施策,积累经验。

政府出资、业主出让使用权方式,指的是业主将房屋交由政府组织修缮,并出让一定年限的房屋经营权由政府经营管理或与政府合作经营管理。目前,西街116号后座洋楼的修缮工程已经开工,记者昨日走访现场了解到,该项目预计年底完工。

业主出资、政府协助方式,即业主出资并与政府协商后,委托符合要求的施工单位建设修缮,政府负责提供规划设计图纸,并组织施工监理。修缮后,参照丽江古城的“准营证”制度,引导业主按照规划业态经营。目前,西街197号业主同意接受设计方案,正进行设计深化和协议签订。

政府出资、收购产权方式,指政府通过货币购买或实物调换,取得产权人的房屋所有权后,按照规划统一出资修缮和经营管理。目前旧馆驿91号业主有此意向,相应资质机构正受委托开展价格评估。

此外,经调查摸底,目前西街东段沿街建筑有10多户房屋业主有意愿参与政府组织的统一保护整治工作。

海丝主题街区 规划建设闽南文化生态园

针对委员们提出的关于规划建设一个海丝主题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议,规划等部门回应,城南片区正在开展整体规划建设聚宝城南泉州闽南文化生态园。

城南—聚宝街片区是古城对外交流重要平台与窗口,已成为传递泉州多元文化的载体。该园区将致力于使泉州非遗代表性项目得到传承空间。生态园内细分民俗活动、民间表演、节庆活动等活态遗产,重视保护重要传统节日的庆典活动,如“妈祖生”、“升天祭”、“谒祖进香”和“绕境巡安”等大型信俗活动;保护重要传统节日的特色庙会,如元宵“乞龟”活动,保护演戏酬神、谢恩敬神、圣杯问卜等民间信仰习俗;保护信众日常祭祀活动。

同时,还将发挥各宫庙作用,加强对台、对外交流,提高“泉州与妈祖信仰的传播”学术论坛规格,继续办好“温陵妈祖会”民俗文化交流活动,使城南片区形成闽南文化、海丝文化、东亚文都风情活态的展示区。

古城基础设施 上百条背街小巷完成改造

在古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市古城背街小巷众多,仅老城区就多达500多条,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历史欠账较多。近年来,鲤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小街巷市政基础设施改造,至今已投入4000多万元完成了老城区100多条小街巷路面、路灯及排水系统的改造升级,有效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今年,该区已落实专项资金200万元,计划对老城区17条小街巷路灯以及3条小街巷路面及雨污管道进行改造。

来源:泉州晚报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