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泉州年轻一代在行动 以年轻的方式致敬抗战老兵

2015-09-01 08:29:48 徐锡思 刘淑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听爷爷讲抗战故事长大

在省道307的南安市金淘镇段,可以看到一块“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指路牌,沿着水泥路前行,就可以抵达深垵村了,再走一小段就是博物馆所在的占石村。

因为出了华侨将军叶飞,这是一个充满红色记忆的地方。只不过,叶燕柴的抗战史,是从被抓壮丁开始的,“那一年我18岁,只知道大部队是75师。”他两眼放光,用一只手比划着5,用两只手比划着8,生怕别人听不明白。

这让叶金凤两眼发酸,“过了90岁,爷爷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思维和记忆也开始碎片化”。因为年轻的时候当过兵,又经过艰苦的环境,从战场上活下来,回老家种田,身体反而特别好,90岁生日前一天还下地干活。直到60岁才当了爷爷,叶燕柴并没有重男轻女,等到叶金凤会走路时,到哪他都带着长孙女,上山下地,讲各种故事。

很多故事,叶金凤回忆起来,仿若昨日。“最经常就是在拐过山湾,或走过山沟,他会突然用手指着几个方向,很大声地说,鬼子就是从那冲过来的!边冲边打枪!”

她说,因为年幼,并没有觉得多可怕,听的次数多了,反倒配合发出“突突突”的声音;长大了一些,才知道是中了埋伏,“跑得快或躲得快,就能活,因为枪都比日本鬼子的差,还没子弹”。

爷爷的枪疤成了她的痛

采访叶燕柴,是很费劲的一件事,必须得吼出来,他才能听到,却还不一定能明白记者问什么。一切还得靠知根知底的叶金凤,她撩起爷爷左腿的裤管,摸着腿肚子上的疤痕,另一手的食指和拇指扮枪,在眼前一晃,他就知道了,“打日本鬼子!”

打开的记忆,用含混不清的语言,滔滔不绝地讲了五六分钟,“湖南”“死人”“飞机”“机枪”“流血”等闽南语一直重复,最后竖起右手食指,口中喃喃自语“一个、一个……”

叶金凤知道,爷爷讲的是如何中弹:1943年跟大部队到了湖南,参加了一场大战,最后一次冲锋,全团还有500多人,敌人的飞机和机枪狂轰滥炸、扫射后,他从战友的尸体堆中一抬头,只发现他的班长,不过很快被发现了,机枪又扫射过来,再看到班长被打中头部,他感觉腿热了一下,就昏过去,半夜醒来发现自己是唯一存活的。

这个故事,其实以前叶燕柴也讲过。“小的时候,听着很害怕,后来我还上网查了。”叶金凤认为,这一场大战应该就是常德会战,也去问过爷爷,但他只记得是在湖南,整个部队是100军,其他已经想不起来了。不过,她更心疼的是爷爷的腿,因为当时条件太差,是逃出几十公里后,当地人用土药包扎,也就留下病根。人老了之后,天气一变,就会隐隐作痛,“我就给他按摩,烧水泡脚,他给我讲故事。”

叶金凤出生在和平年代,因为爷爷的抗战,对战争异常痛恨。“如果不是这场侵略战争,我爷爷当年就不用被抓壮丁,耳朵就不会被炮弹给震聋了,腿也不会被枪打穿了!”她说,这是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

叶燕柴还记得,他去过南京,在机场接受了日军的投降,“那个地方是江苏管的,我们部队去缴了日本鬼子的枪!都是好枪啊!还有很多子弹!以前有多少人被日本鬼子用这种枪打死?结果,日本鬼子只穿了一层衣服,就被放走了!”他愤愤不平,至今无法理解。

叶金凤回忆,大概20年前,家里经济条件好了些,就买了一台14英寸的小电视,老人最爱看的就是战争片,连续剧和电影都很喜欢,非常准时,甚至饭都忘了吃,而且非常入戏,“看到冲锋的场面,他会很紧张,整个人绷直了,往电视机凑,嘴里喊‘快跑!快跑!’吓人一跳!”

老人家很喜欢看的情节,就是打败日本鬼子,但从电视里回过神来,大多时候又都在摇头,“不是这样的!鬼子很凶残,很难打,你们不能忘了!”叶金凤宽慰说,电视里都是演的,不是真的。

采访结束时,叶燕柴站了起来,颤颤巍巍地敬了一个礼,一旁的叶金凤,早已经止不住掉下了眼泪。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