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不是好东西,发起战争的更是坏蛋”
杨其山:打狗掩护游击队
祖籍河北的杨其山,小学参加学生救国会,15岁当上当地青年抗日先锋队主任,20岁正式参军随部队南征北战。70年来,记忆中只回过老家一两次,“想着到外面杀鬼子,没想到离家后就回不去了”。他和老伴住在泉州市区何厝埕,一条幽静古巷里的老房,大概每个月跟儿子见一次面。
“他就是耳朵和眼睛稍微不好,其他都健康着!”老伴汤阿婆悄悄地说,他不喜欢狗,一听到狗叫,就会很烦,还会跑出去看。
“当时我们还小,拿鬼子和二鬼子都没办法,只能帮游击队做一些掩护、报信工作,狗就很讨厌,老坏事。”杨其山说,村里是片平坦的庄稼地,一抬头就可以看见5座炮台子,那是日军的据点。游击队来了,狗会叫,鬼子的摩托车就会开出来,没碰到游击队,就会开枪打百姓,“太坏了”!
对狗的厌烦,由此产生。“当时,我们去把狗打死,附近几个庄子的狗,全都打死。”点上一根烟,杨其山用力吸了两口,想了一会,笑了起来:主人自己打,死狗就留着,先锋队打,死狗也要拖走,“就有狗肉吃了,还受到游击队表扬”。
大部分时间,杨其山都不说话,非常安静。“我在厨房做饭,边上就是书房,他在看书写字,可以一句话都不说!”汤阿婆说。“没有必要的话,就不要多说话。”杨其山1944年参军,做后勤工作,负责筹措物资,有时候还要跑很远,到集市卖些东西,“不能多说话,容易暴露身份”。
“我不跟孩子讲战争的故事,因为战争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发起战争的更是坏蛋!”每天清晨6点,只要没大风暴雨,他都会骑着一辆六十年代的“老爷车”,在静谧的古城转上一圈,骑到江滨公园静静抽一根烟,然后一个人静静地回家,继续过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