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舅舅一家失联四十多年 南安男子寻亲想报恩

2015-09-16 09:21:42 喻兰 黄谨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手机里的照片定格下舅舅不老的容颜

东南网9月16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喻兰 黄谨 文/图)今年50岁的黄文明回忆起舅舅当年回乡的场面,眼里神采奕奕。“舅舅带回来几大箱衣服,还有西洋参、香烟、糖果,还送我爸爸一块手表呢!”可拿出舅舅一家的老照片,他却悲从中来。

舅舅十八九岁就下南洋当番客,努力打拼资助黄文明的母亲读书,母亲结婚后,舅舅依然从海外寄钱和东西回来,补助母亲生活。“他对我们这么好,可这40多年,和舅舅一家都断了联系,我真过意不去”。昨日,黄文明拨打海都热线通95060,希望能找到远在新加坡失联40多年的舅舅一家。

远赴南洋赚钱 支持妹妹读书

昨日上午,黄文明和他78岁的老父亲黄奕札讲述了舅舅洪锡衍的故事。

洪锡衍是南安溪美镇山村人,家境贫寒。18岁时,他为了支撑家中光景,去了新加坡。做苦力多年,娶了在新加坡打工的安溪人李红柿,生下三个孩子。黄文明的母亲洪吉治是舅舅最小的妹妹,身体瘦弱。舅舅每次寄钱回家都叮嘱妹妹坚持读书,改变命运。在当时的南安乡下,吃饱饭是第一要紧事,女子不干农活去读书,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在舅舅的支持下,母亲得以读完初中。

上世纪60年代初,洪吉治嫁人生子,日子过得紧巴。“大舅子知道我们家困难,寄来米、面、油、营养品,我们才渡过艰难时期,”黄奕札说,“我当老师一个月才16块钱,他最多一次汇了200港币回来,等于我4个月的工资呢。”让黄文明记忆犹新的,是舅舅寄回来的漂亮衣服。当时大家都还穿灰衣灰裤,没有打补丁就很不错了。“舅舅寄回来的白衬衫、的确良、背带裤,很洋气,学校多少同学羡慕啊。”

40年前返乡 却成最后一面

1972年,离家20多年后,舅舅第一次回乡,硬是搬回三大箱礼物。“当时村里人、亲戚们拿着鸡蛋面线欢迎他回乡”。黄文明记得,舅舅在家呆了一个月,捐助村小学,看望同乡。“这一个月里,大舅子送这送那,留下了他们一家的照片,”黄奕札仍记得,“送他时,他很不舍,说一定要再回来,带着一家人回来。”

黄文明没想到,这是他第一次见舅舅,也是最后一次。

一年后,新加坡同乡传来消息,舅舅因故去世。自那以后,黄文明再也没收到舅舅的汇款和礼物。“我舅舅是一家的主心骨,若真过世了,舅母带着三个孩子,肯定过得不轻松。”家人越想越着急,便托在新加坡的同乡照舅舅的地址找去。同乡回信说,舅母一人带着三个孩子,光景不好。黄文明说,自家当时过得更紧巴,关键时候也帮不上舅母一把,便不好意思再联系。

40多年过去了,黄文明曾听舅舅讲过,他的小儿子和黄文明同岁。“我还有个同岁的表哥在新加坡,还有舅母和两个表姐,我真不该让亲情血脉就这样断了,我已过世的母亲肯定也不想。”

看着父亲年纪越来越大,黄文明觉得寻亲迫在眉睫。好在,舅舅回乡时给的照片后头,写了一家人的名字。舅母叫李红柿,表姐表哥分别叫洪美卿、洪壁卿、洪振基。黄奕札曾把大舅子在新加坡的地址誊写在笔记本里,“新加坡芒甲脚大牌七号十一楼”。黄文明把舅舅一家的老照片发上微博,求助海都报。“如果舅舅、舅母还活着,应该都80多岁了。我表哥表姐比我大,应该五六十了。”

泉州市侨联的相关工作人员建议,黄先生先整理书信照片,形成书面文件,递给南安市侨联。侨联将尽力联系新加坡当地同乡会等华人社团,发布寻亲信息。此外,黄文明也可以选择在当地华文报社登报寻亲。黄文明说,他想亲自去新加坡寻亲,但不会说英文,希望能先联系上舅母一家再过去,共叙亲情。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