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杂草,踏上湿润的青石板,68岁的傅丽芬女士站在南安金淘虎橱山的半山腰上,指着一排已然废弃的房子说,“这就是我当年读初中的教室”。转过身来的傅丽芬让记者给她拍张照片留念,“50多年没上来过了”。傅丽芬脑海里浮现的满是自己14岁上初中时的样子,而在她眼前,她曾住过的宿舍、老师们的办公场所正在修葺,正从废弃的校舍一点一点逐渐地变成一个文化公园。 日前,南安金淘文化公园千金庙项目修整落成,应邀而来的侨胞乡贤中有多人曾在金淘文化公园的主体金淘书院求学。他们毕业后拼搏四方,却难得上山重温求学旧梦。趁此次契机,昔日学子重温旧梦,忆往昔年少时光,欣见书院未来光明规划。 睡过的床位 老师的名字 时隔50年依然记忆清晰 1960年,清晨的金淘虎橱山半山腰上,处处书声琅琅,年少的傅丽芬也在其中,捧着书本心无旁骛…… 回忆起当年读书时的样子,68岁的傅丽芬仍脸露自豪。定居香港多年的她,是在1960年来到金淘书院的,那年她已14虚岁。“当时妈妈说不用读书,带我去厦门”。到了厦门的傅丽芬发现同龄人都背着书包去上学,慌神的她便请求妈妈带她去上学。于是她从厦门回到金淘,从初一年读起。 离家路程较远的她寄宿在金淘书院里。站在书院最大的一个房间里,她指着柱子旁边的一个位子说,我当年就睡在那,这间宿舍当年摆的是上下铺睡了30个人。而今,这间宿舍的门口挂的是“金淘历史文化展示区”,将作为展示金淘特色地方文化的场所。 回廊左转,傅丽芬边走边说,这间是生管秀梅老师的宿舍、那间是教数学的叶培玲老师的宿舍、再那间则是丹凤老师的……每一位老师的名字和宿舍位置,时隔50多年仍在她的脑海里刻得异常清晰。“当时一个班50多人,女生才10多名,所以女教师和女学生是住在一起的。”如今,这一间间宿舍、房间已变成金淘特色手工艺展示区、华侨历史革命展示区…… 从金淘书院沿山而上,分别是教师宿舍和办公场所、男生宿舍、初中部教学楼、高中部教学楼……教学楼放在较高的半山腰上也有“书山有路勤为径”的意思。 百年书院重装修葺 变文化公园展小镇人文 始建于1911年的金淘书院已有104年历史,其间仅在1930年翻建过一次,一度是泉州地区教育的重点学府,泉州中学、侨光中学均在此办过学。但文革结束后,书院没能复课,也从未修整过。这座曾为海内外侨胞、乡贤求学殿堂因此满目疮痍,破败不堪。 2014年,在解决千金庙与侨光中学历史遗留问题时,金淘镇政府认为,金淘书院与侨光遗留校等古建筑有一定价值,值得整合开发。当年,金淘镇政府进行了一个囊括千金庙、金淘书院、侨光中学旧校舍的占地215亩金淘文化公园规划设计,并组织对金淘书院进行功能设计,筹资、拨款修缮,修旧复旧。目前,千金庙项目已修缮完成,金淘书院也有望于年底重新开院。园区内100多亩的老建筑将修缮整合,融入侨史馆,老手艺工作室、土特产小吃、木雕工艺展示、艺术培训等。金淘文化公园正在渐次成形,成为侨乡百姓的精神家园。 □本报记者 黄耿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