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泉州要闻 > 正文

2015年泉州工作检查总结暨经济运行分析会召开

2015-10-17 07:50:35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昨日,全市工作检查总结暨经济运行分析会召开。(陈晓东 摄)

本报讯 (记者 朱娟娟 孙灿芬)16日,泉州召开2015年全市工作检查总结暨经济运行分析会。泉州市委书记郑新聪主持会议并讲话。泉州市长康涛讲话。

8日以来,泉州市领导带领市直有关部门和相关县(市、区)领导,结合“促进项目落地、帮扶企业发展”活动周,兵分四路深入全市各地开展工作调研检查,先后察看了涉及产业升级、改革创新、城乡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的60多个项目。检查组采取现场办公、专题协调、项目点评、座谈互动等方式,与当地党委政府一起分析问题,广泛听取企业负责人和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现场分析解决基层实际困难和问题,进一步营造“比、学、赶、超”的发展氛围。

总结会上,各县(市、区)、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主要负责同志汇报了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等情况,各组参与检查的市领导代表分别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点评。市发改委汇报分析了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和“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

郑新聪指出,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省里的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有效应对,较好地保持了经济运行、干部企业家队伍和社会环境“三个稳定”。当前,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既要充分估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又要看到泉州发展的基础还在、优势还在、机遇还在,进一步坚定信心、稳住大盘、不可松懈,全力抓好当前经济工作。要把压力传导下去,把氛围营造起来,精准发力,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争取全市第四季度各项指标有所回升、有所见效。全力以赴扶企业、控风险、保运行,对资金链风险进行严密监测、有效管控、果断处置,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树立抓前期就是抓机遇的理念,更加重视抓项目接续、以增量调存量,保持政策敏感,加强策划生成,加快推进百大战略性项目,抓好北京(央企)专场招商活动。及早考虑和布局明年工作大盘,各县(市、区)要积极进取、共同支撑、精打细算,全面掌握增长点、生财点,加快明年重点项目征集。

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是进入新常态的第一个五年规划。郑新聪要求,要围绕转型升级,加强新生事物研究,加快市委、市政府13个专题研讨,研究透、点好题,切实把成果转化到各项规划中。要重点推动新业态由虚变实,做强“泉州购”综合大平台,应对“虹吸”效应,促进企业回归;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耦合,加快推进“一县一平台”建设,加快引进制约“数控一代”应用和智能制造推广的研发机构、人才团队;积极拓展跨界融合,推广纯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产业链上下游整合等模式,及早跟进服务、解决困难问题;推动商业地产转型,抓好城市新业态规划、变库存为资源、总部经济转型等工作;扶持双创空间建设,始终以产业链为基础,引导本土化发展、专业化运营,提供一站化服务;推进中心城市建设,注重功能提升、交通对接、人口集聚,加快环湾、向湾、同城化发展。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强化政府主导与专家指导结合,目标计划与空间项目一体,规划研究和具体工作并进,以科学规划引领新一轮发展。

郑新聪强调,全市各级党组织要落实“两个责任”,扎扎实实抓好党建工作,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确保按时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并开展成果巩固行动,坚持抓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在平时、抓早抓小,把干部的心思和精力凝聚到抓工作、干实事上,为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康涛在讲话中肯定了各地工作成效和作风并指出,当前及“十三五”时期,转型升级仍是我市面临的最大任务和压力。具体而言,经济转型重在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重化和高新三大板块,在未来5至10年内奠定格局;城市转型重在提升宜居度和承载力,服务民生和经济转型;社会转型重在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助推产业转型。三大转型密切相关、互为影响、互为促进。各级政府各部门要统筹考虑,同步推进。

就下阶段工作,康涛强调,各级政府各部门要按照市委部署,重点抓好九个方面:

一是抓全面目标任务落实和“十二五”规划完成。全力以赴稳增长,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做好“十二五”规划终期评估验收。

二是加快制定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按照“链条+板块”的总体思路,组建专门团队,加快路线图编制,同步开展招商选资。

三是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做好要素保障,提速建设进度,同时善用金融政策和工具,争取多渠道融资。

四是全面推广“数控一代”和智能制造。重点抓好智能装备推广、智能产业发展和园区平台建设。

五是加快建设环湾中心城市。加强规划和管控,突出重点区域和组团,确保重大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三旧改造”政策。

六是加强古城保护传承。将古城作为一个整体、一个品牌,做好专业策划,探索保护新机制,培育适合古城的新业态,广泛发动群众支持参与。

七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抓好“五张清单”,促进审批提速,培育众创空间,加强效能督查,推出一批因地制宜的工作亮点和品牌。

八是抓好为民办实事、社会事业发展、“三农”工作、安全等民生各项工作。

九是精心谋划“十三五”和明年工作。“十三五”规划要进一步明确海丝先行区、金改区、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等重点领域改革工作,同步考虑规划编制和实施;明年工作要及早谋划指标、项目、支撑、增长点和生财点。同时主动向上对接,在项目、资金等方面争取更大支持。

泉州市四套班子领导陈万里、周银芳、陈沈阳、许昆贞、翁祖根、温惠榕、陈庆宗、林伯前、林俊其、李建辉、洪泽生、吕竞、张建生、朱团能、曾巍、周真平、卢炳椿、林万明、骆沙鸣、王祖耀、王瑞强、陈益,市政府党组成员张永宁,市检察院检察长高扬捷参加会议。

创新引领 项目带动

——新常态下全市各地跨越发展一瞥

编者按

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我市各地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通过创新引领、项目带动、试点改革等一系列有效举措,确保经济运行稳中有好。在昨日举行的全市工作检查总结暨经济运行分析会上,各县(市、区)、泉州开发区和泉州台商投资区主要负责人比作为、晒亮点,畅谈规划和梦想,展现以最大努力争取最好成效的决心和信心,传递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正能量。

一起来看看,它们都有哪些精彩吧!

□本报记者 孙灿芬 陈林森 游怡冰

鲤城 高新技术企业达45家

空间狭小的鲤城,已成为全市经济密度最高的区域。更难能可贵的是,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拳头产业”。

通过扶持培育“科技小巨人”和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作为创新重点,鲤城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45家,数量位居全市第二,产值超亿元企业75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已占到规上工业产值的将近50%。

三产日渐发达是鲤城的又一特征。在去年三产占GDP比重56.1%的基础上,今年前8wh 月鲤城三产创税达财政收入的54.8%,电子商务、现代金融、总部经济、文化创意和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风生水起、各领风骚。特别是电商和现代金融,前者1至8月销售额增长四成,后者创税增长46.6%。

卓有成效的古城保护开发方面,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升级已启动,以“见人见物见生活、留文留魂留乡愁”为主题的泉州闽南文化生态园已完成前期工作,片区内首个示范项目非遗展示馆已动工建设。

丰泽 推动旧园区蜕变为众创空间

今年1—9月,丰泽区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实现GDP307.0亿元,增长6.4%,投资和消费拉动有力,全区组织实施的131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2.5亿元,超序时进度7.9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丰泽区突破增长的地理空间局限,推动旧园区蜕变为众创空间,规划数控产业园、华大电商产业园等,找到了摆脱“土地经济”、传统园区扩张、房地产拉动的新路子。其中,网商(虚拟)产业园中心园区正式运营,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集群注册登记模式,网上注册企业数已达600多家,网商批发中心、“泉州购”平台加快建设进度,打造对接泉州传统优势产业的大型电商平台;尚云亿家首创数码科技O2O电子商务“整装”服务模式,建设全国首家超大型居家生活实景综合体验馆工厂店,实现家装云设计、建材直销、施工装修、一站式服务等综合发展;品尚致力打造全球最大的服装行业要素交易平台和互联网金融平台。

洛江 建设“数控一代”示范产业园

洛江区发展态势总体平稳,1—9月,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4%,工业增加值增长10.1%,20个省市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71亿元。

今年以来,洛江区抓住关键,力促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方面,洛阳区主动对接“泉州制造2025”,主攻“数控一代”和机械装备产业,抓紧建设“数控一代”示范产业园,引进华数机器人、荣华智能科技、智能装备及机器人培训中心等企业和科研平台,支持和帮助嘉泰数控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一批成长型企业发展壮大,推动数控技术和智能装备在传统产业的应用。1—9月,全区17家数控企业产值达39.2亿元、增长20.5%,增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3个百分点。汽车服务业方面,出台鼓励汽车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打造沿万虹路两侧的汽车服务业走廊,目前已有5家汽车4S店入驻运营。电子商务方面,修订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措施,目前全区开展电商业务的企业达300多家,实现网上交易额6.5亿元、超去年全年交易额。

石狮 电商年交易额超600亿元

今年以来,石狮市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结构调整取得成效。1—9月,全市GDP增长1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

石狮“调结构”方面呈现五大亮点。首先,三产保持较高增幅,1—9月份增幅12.4%,超过二产、GDP增速,主要得益于限上商业销售额增长30.7%、重点服务业增长70.2%;其次,电商发展比较迅猛,分别名列京东、阿里巴巴全国电商百强县第一位、第二位,“2015年全国网商创业最活跃的县”第三位。全市现有良性的活跃网店超过3.5万家,从业人员超8万人,年交易额超600亿元,年物流发货包裹超过8600万件;第三,大众创业氛围浓厚,今年新增各类经济户口1.2万户,总量达5.9万户,平均每12个常住人口中就有1名创业者,城镇人员登记失业率保持全省最低;第四,装备制造业增长14.2%,增速快于一般工业;第五,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推进染整集控区清洁能源替代和废物循环利用,减排工作位列市“优秀”等级。

泉港 港口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泉港区域经济较活,增长速度持续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今年前8个月,泉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居全市首位,预计全年公共预算总收入将突破百亿元。

今年以来,泉港港口吞吐量3641万吨、增长22.6%,集装箱业务增长173%,均创历史新高。“十三五”期间,泉港拟实施港口复兴行动计划,力争港口物流业增加值至2020年占GDP比重达10%以上,在泉州“港口复兴”中走在前列。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泉港以争创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为契机,今年投入22.7亿元推进路网畅通、市政配套、生态环保、房地产开发等城建工程,特别是2.5平方公里的环锦绣湖城市核心区初见规模,成为产城融合中的一道风景线。此外,南山片区一期1.05万亩用地已具备大项目落地动建的基础条件和载体空间,目前投产项目4个、在建项目8个,分别预计新增产值60亿元、140亿元;福州大学石化学院泉港校区明年3月将交付使用。

南安 技改投资额居全市首位

拥抱石材、水暖厨卫、机械装备三大千亿产业集群的梦想,南安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持续加快。

强化科技创新、加大技改投入、实施品牌强市战略等是南安加快大产业、大集群转型发展的有效举措。仅技改一项,前8个月,南安累计完成技改投资186.21亿元,居全市各县(市、区)首位。通过多方努力,1至8月,南安石材陶瓷、机械装备规上产值分别比增6.8%和25%,水暖厨卫规上产值降幅比上半年收窄3.7个百分点。

“比招商、清闲地、促投资”。这项富有特色的竞赛活动,给招商和用地保障等工作开辟新局面。通过活动,今年以来,南安对接项目284个,总投资480.9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比增42.4%,完成年度计划的98.6%;清理闲地1313.21亩,为持续发展提供平台、注入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服务企业转型发展,南安“比服务”有为有效,行政权力事项和行政审批事项精简率分别达4.6%和17.5%。

晋江 5亿元设立产业创投引导基金

历来走前列、出经验的晋江,在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继续先人一步。

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晋江编制“路线图”,设立巨额创投基金,优化传统产业,推进三产跃升,加快培育新业态以及打造区域创新中心,“六措”并举、步步为营。特别是资金保障上,晋江财政大手笔出资5亿元设立产业创投引导基金,并设立智能装备、创新创业、“互联网+”3个子基金。

传统产业是晋江的“看家本领”,其智能化改造亮点频频。统计显示,晋江目前已有32%的规模企业应用智能化装备,拥有智能化、自动化设备20多万台。与此同时,晋江还在建设全省首个智能装备产业园,启动区400亩明年可开工;170个有望年底前投产的技改和智能改造项目,也将倒排工期、跟踪落实。

投资上,晋江336个年度在建重点项目,将确保完成年度投资400亿元。169个包括交通、电力、水利、环保和信息化“五张网”以及教育、卫生、市政、文体、社会福利等“五个系列”资源整合项目全面铺开。

安溪 “五大园区”再造全新增长极

新产业、新园区,正在给安溪造就全新增长极,释放全新发展活力。

按照“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一步到位、抢占高端”的思路,安溪大力建设EC产业园、泉州(湖头)光电产业园、泉州厦门(安溪)经济合作区湖里园和思明园、弘桥智谷(泉州)电商园等五大专业园区,推动光电、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加速成长,再造发展新引擎。截至目前,EC产业园成为全省唯一建成的大数据产业重点园区;光电产业园预计今年产值和税收可分别达到50亿元和2.5亿元;电商园获批国家电商示范基地,日发货量达5万多单,日交易额400多万元。

茶是安溪最大的民生,茶业转型升级,安溪同样在行动。通过形象、管理、组织、渠道、机制五个重塑,安溪铁观音传统市场和电商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第一位,并以58.7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2015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十强之首,被评为“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首位。今年秋茶,呈现“品质提高、价格提升、市场回归”的好态势。

惠安 亿元基金推动建筑业发展

1—9月,惠安县GDP、工业增加值、公共财政总收入、实际利用外资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市前列,预计全年公共财政总收入可超过115亿元大关。

惠安在鼓励企业技术改造、精细管理、市场拓展、改制上市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以建筑业为例,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围绕推动建筑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惠安县财政出资1亿元设立了“惠安县建筑业产业基金”,注重引导企业向装饰装修、园林古建、幕墙干挂等领域拓展、做长产业链条,扩大与华侨大学、浙江大学等各类建筑人才培训规模,支持企业开展建筑一体化试点,重点解决建筑业融资难、专业人才短缺和同质化竞争等突出问题。今年以来,建筑企业回乡缴纳所得税达3.18亿元,增长28.6%;新晋总承包企业11家,成为我省“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

在旅游业方面,惠安则积极打造了6条“乐游风情惠安”精品路线,制定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实施意见,每年安排了800万元用于鼓励旅游业发展。

德化 全国电商百佳县第7位

今年以来,德化政企银协共同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电商分销协会和物流协会成立;“憨鼠购”首创社区电商O2O新模式;阿里巴巴首家中供合伙人企业成功落地,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仅两年半时间就跻身全国电商百佳县第7位。目前德化电商应用企业6500家,从陶瓷拓展到农产品领域,前三季度电商零售交易额突破14亿元,增长37%。

当地还积极对接省市政策,立足德化产业实际,深入实施“培训换脑、机器换工、电商换市、产品换新、管理换优、股改换骨”六换工程。

目前,已建成全国首个陶瓷知识产权保护教育基地、全省首个陶瓷类重点实验室;主导修订的两项“陈设艺术瓷”国家标准获准发布实施;高耐热、特种电器、生物功能等高新陶瓷产品成功研发;高强易洁日用精瓷、高档镁玉瓷和坤泰全自动陶瓷滚压生产线实现产业化;陶瓷产业版权保护经验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列为全球典范,同时被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了“世界陶瓷之都”称号。

永春 农业产业链条不断拉长

今年1—9月,永春县实现GDP196.7亿元,增长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7亿元,增长23.9%。

以转型升级为主线,永春全力增强产业联动力。除积极补齐工业短板外,永春全力增创农业优势,深化现代农业发展竞赛活动,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设施农业、精致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打造特色全产业链。主体培育方面,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发展家庭农场,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新增13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7个家庭农场,培育了莉芳茶厂等4家省级、康绿隆果蔬等23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推进五里街、湖洋两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德福农民创业园建设,做大高端花木生态产业基地,促进特色农业形成规模。

同时,永春加快“一产接二连三”,促进农业与电商、旅游等跨界融合,拉长产业链,借助“互联网+”,大力发展农业电商,推广“批发市场+农户”、“定制农业”等多种模式,促进“种”与“卖”良性互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泉州开发区 现代金融风生水起

作为国家级开发区,泉州开发区土地有限,但通过“二次招商”等深耕做法,亩产效益正不断提升。

围绕老园区存量提升,开发区引导支持企业就地改建、二次建设、扩容扩产、收储盘活、重组再生,推进园区深度开发,提高存量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截至目前,10多家企业通过依法依规扩建扩容,可新增产值15亿元;利用政府招商平台,帮助企业开展存量低效土地和厂房的“二次招商”,对接优质企业项目,成功引进21个新企业新项目,投资额超30亿元;近10家倒闭关停企业成功嫁接优质企业项目。与此同时,官桥新园区加速拓展策划项目,已储备优质项目100多个。

作为近年来的亮点,开发区现代金融风生水起。泉州股权投融资服务中心、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海峡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等三大平台,形成金融服务综合载体,让全区企业股权投融资平台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仅股权交易中心,帮助19家企业挂牌,实现直接融资8.7亿元。

泉州台商投资区 5000万资金鼓励创新转型

今年以来,台商投资区着力提升存量效益,做大做优增量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为支持企业创新转型,台商区安排了5000万专项资金,并组织实施市级以上重点技改项目6项。友臣食品、现代家具顺利投建投产;神州电子、宽维科技等7宗777.67亩闲置土地清理工作顺利完成;惠南工业园区“五大提升”工程实施,淘汰落后产能。

今年以来,台商区已向企业兑现技改扶持、自主创新奖励等各类资金1085万元;设立了区级应急保障周转专项资金,滚动使用专项资金2.04亿元帮助正大、益源等12家企业应对资金链问题。1—9月,纺织鞋服、装备制造、工艺制品、石化后加工、纸品印刷等五大产业实现产值349.8亿元,增长13%;133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25.03亿元,其中,国道324线拓改工程、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等46个项目新开工;87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3.7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96.78%。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