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明末瓷香炉现古阿拉伯文 见证泉州“海丝”对外交流史

2015-11-03 07:51:55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国内首现明末瓷香炉现古阿拉伯文

见证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对外交流史

陈建中(右)和施政强研究古香炉

本报讯(记者 黄雅珊 通讯员 林联勇 文/图)一个制于明末的德化瓷香炉上有四圈古阿拉伯文字,昨现永春。泉州文物界人士表示,此乃国内首现。为何香炉上面会有古阿拉伯文字?其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发现 香炉腹壁有四圈古阿拉伯文

施政强是永春民间收藏家,这个香炉是他在永春收藏到的。

“明末德化窑葱根白釉古阿拉伯文开光三足炉”,这是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为这个香炉定义的名字。只见该香炉敞口、直腹、三足,内底满釉微凹,外底素胎微鼓,腹壁外部以四圈古阿拉伯文开光。经测量,这个圆形香炉外径12.2厘米,内径10.5厘米,高7.2厘米。如今,这个经历了三四百年光阴的香炉腹部已出现两条“八”字形的裂缝。

据了解,1995年,陈建中受邀到英国讲解德化瓷,曾在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看到过一个腹壁上也有着古阿拉伯文的香炉。之后,作为德化瓷的资深研究者,他曾在国内寻找有着阿拉伯文足迹的瓷器,直至近期才在永春发现这个类似的香炉。

研究 特邀阿文资深翻译官翻译

这个香炉真正引起陈建中兴趣的,就是其腹壁的那四圈古阿拉伯文。为此,他通过亲友关系,找到了原外交部驻阿拉伯国家的阿拉伯文翻译官李光斌。他是阿拉伯语译审资深翻译,曾在前几年翻译出版了《伊本白图泰游记》。前几天,李光斌从北京传来了其对香炉腹壁上那四圈古阿拉伯文的翻译,分别是“权利属于真主”、“伟大属于真主”、“平安属于真主”、“赞美属于真主”。

陈建中说,蒲氏族谱记载了其族人是永春香业的开创人,至明清时,以香谋生的蒲氏族人已经将永春的香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而这个阿拉伯文香炉的发现,进而讲述了一段德化外销瓷与阿拉伯后裔、篾香制作等鲜为人知的故事。

“宋代定居泉州的阿拉伯人蒲氏家族的后裔,于明末清初迁永春,引进篾香配方和制作工艺,开始制作篾香,至今已相继九代,历时300多年,这一传统产品现已称为本县外贸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之一。”1990年出版的《永春县志》这样记载。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