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9日讯(本网记者 颜财斌 通讯员 林伟荦)11月9日至10日,“陈三五娘”传说学术研讨会在泉州师院召开,吸引了来自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 会议由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闽南文化研究基地、台盟中央闽南文化研究基地联合主办,由泉州市洛江区委宣传部、泉州市洛江区文体旅游新闻出版局、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泉州市地方戏曲研究社、泉州市洛江区文化馆具体承办。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陈三五娘”传说的历史渊源、艺术演化、传承保护、流播方式、价值意义,及其与闽南文化的关系等重要议题开展深入而又广泛的研讨。 台盟中央两岸文化交流委员会主任、泉州市政协骆沙鸣副主席爱致辞中表示,陈三五娘是一个广泛流传于闽南文化圈的美丽传说,大家于此集中研讨“陈三五娘”传说的历史渊源、艺术演化、传承保护、流播方式、价值意义,及其与闽南文化的关系等重要议题,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定能够大大促进这一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台湾除了原住民,大陆去台的以闽南地区为主,讲的就是闽南话。血缘相亲,文缘相同。闽南文化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大有文章可做,闽南文化的“何为”与“为何”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骆沙鸣表示,“陈三五娘”等作为闽南文化具象表达的闽南戏曲,在历史上曾经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流播不断传承与嬗变,并成功地“走出去”与“走进去”,实现文化双向融合与共同价值塑造,形成了迄今依然深具活力的“闽南戏曲文化圈”。因此,以“陈三五娘”为代表的闽南戏曲作为闽南族群重要的精神家园之一,并不是简单的娱情遣兴的休闲活动与审美活动,其承载着个体化、处身性的民间素朴记忆,凝聚着海内外闽南人共有的文化记忆,成为闽南族群建构身份认同的路径之一。“新时期我们应探讨如何将闽南文化的本土化表达转化为国际化表达,如何使其成为更便于传输共同文化价值观的国际通行文化产品”。 陈三五娘是一个广泛流传于闽南文化圈的美丽传说。“陈三五娘”传说于2014年12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泉州唯一被列入国家级的民间文学项目。以“陈三五娘”为代表的闽南戏曲作为闽南族群重要的精神家园,承载着个体化、处身性的民间素朴记忆,凝聚着海内外闽南人共有的文化记忆,已成为闽南族群建构身份认同的路径之一。此外,此次会议还总共收到50多篇学术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