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新景观 文化新地标
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喜迎四方宾客
公园主雕塑“帆影”展现灵动飘逸的身姿
这是一座大型公园,是市民休闲的去处,游客解读品味泉州的窗口。这也是一个充满情怀的平台,是亚艺节和海丝艺术节缤纷活动的场地,更寄托着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以文化和艺术对话世界的梦想。
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湖畔,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于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暨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期间开园迎宾。
这座艺术公园,是此次亚艺节和海丝国际艺术节的主题公园活动板块主阵地,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首座以“海丝”为主题的大型艺术公园。根据规划,亚洲园用地面积1069亩,以互联互通、文化融合、经济发展为主题,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为文脉,全面展现海丝沿线亚洲各国历史、文明、艺术、生活风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文化景观格局上看,以海丝文化为统领,亚洲园将按照各地区艺术文化特色,引入名家大家作品,形成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四个文化片区。截至开园前,东亚和东南亚片区的组雕已经布设完毕,将和园区主雕“帆影”、大型艺术装置“绿房子”、“红房子”等率先与市民和嘉宾们见面,而南亚和西亚片区则将继续在世界范围物色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入园。
以亚洲园为一期,整个艺术公园今后还将开启后续建设,总规划用地面积达万亩之多,为文化名城泉州插上呼应历史、引领未来;建立友谊、对话世界的艺术之翼。
主雕“帆影”:
一曲灵动梦幻的“海丝”之歌
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的公园主雕塑“帆影”寓意“海丝梦”,主体为钢结构,造型由两片帆组成,自底座向上高35米,最宽部分33米,位于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中心轴线上。与普通船帆的完润圆滑不同,“帆影”的帆叶以凹凸的造型,营造出实体造型和“虚空间”的结合,粼粼波光倒影之下,恍如水波,如梦似幻。
“帆影”绽放的是追逐海丝的梦想,雕塑用现代手法,跟灵魂沟通的艺术形式,来诠释人类对海洋的梦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帆影”雕塑的位置,在园中的湖水中,仿佛拥有在海面一往无前的背景。而当晴空一碧,地面的“帆影”和水面的“帆影”相映成趣,就更别提有多美了。
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开园仪式演出
公园名标识:
仿佛抖开“梯航万国”的长卷
在公园正门,你马上会被富有气势的公园名标识所震撼。这组公园名标识,由石雕分中英文分别呈现,长数十米,高两米左右。特别是中文字体“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在视觉上仿佛迎风飘展的丝带,与海上丝绸之路于历史上展开“梯航万国”长卷的题中之意非常契合。
大型艺术装置“山园”:
有生命力的风景建筑
由著名建筑师朱锫设计的大型艺术装置“山园”,由一座普通的停建建筑改造而来,位于距离公园正大门入口处不远的迎面右侧。
这座建筑在视觉上,借鉴了中国传统园林意象,2000多平方米的垂直面和1000平方米的顶层,全部铺设了绿植,并在视线所及的室外,种下几丛疏竹、一树虬木,行走其中,仿佛在探索具有诗情画意的园林。而在格局上,则有天有地,并采取小空间的隔断,所以,明明身处现代的建筑,却有传统院落和楼阁之感。这座建筑中铺设的绿植是会生长的,为整座建筑注入了生命力。
此外,除了建筑本身是公园的一道风景外,从建筑内往外看也遵循了“一窗一景”、“移步换景”的设计原则,可以说,极为符合诗人卞之琳关于“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桥上看你”的意境。
“红房子”:用砖石书写山海画意
与“绿房子”相对称于“帆影”两侧的,是中国美院副教授王欣设计的“红房子”,取名“山海梦窗”。
这栋“红房子”用传统的红色陶瓦与旧石材巧妙组织,在地面上铺设出一幅海岛图画。主设计师、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副教授王欣说,这是以传统砖石的方式呈现山海画意,凸显泉州的海洋文化以及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历史地位。
“红房子”的外在造型从泉州传统大厝建筑优雅平缓的屋顶曲线蜕变而来,表现山形与水形,体现泉州特殊的山海文化。钢结构龙骨配以出砖入石的建筑,庭院地面用红瓦堆积,闽南味儿十足。屋顶开有圆窗,可通过飞浮于房子之上的坡道进入,宛若梦境。
公园组雕群局部
倒映天空的“水镜”广场
紧挨着“海丝”地图,是可以倒映天空的水镜广场。水镜广场作为整座公园的核心,与公园大门以及主雕塑“帆影”在同一条轴线上。整个广场上装设了数百组与地面相平的水雾喷头。平时,这看起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广场,而若是所有的水雾喷头全部打开,顿时如梦似幻。等蓄积了一汪轻波后关掉喷头,平静的水面会倒映出天空和云朵,宛如广场上安放了一面“天空之镜”。
“海上丝绸之路”地图
“海上丝绸之路”地图,位于“帆影”前的广场。作为核心区海丝主题呈现的序幕,以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地雕的形式,点明主题,通过对海丝途径地区国家的标示,清晰完整地呈现出古代海丝路线,漫步其中,在游览中追忆,在互动中体验。
东亚组雕:
再现“市井十洲人”盛景
长达120米的东亚组雕,以恢弘气势,再现了“市井十洲人”的海丝盛景,为主体现的是海丝起点城市泉州的风情。
最精彩的是,跟平常单面雕塑不同,这组雕塑还借鉴了“双面绣”的灵感,正反两面是不同的。其中,正面分别表现了听涛、飞天、诗文、双塔下奏唱南音、丝绸交易和瓷器交易、清净寺外香料珠宝石交易和文化交流、商人进城、使团到港、商舶装卸货、货物盘点和启航等场景和意象。背面则是航行、海市、亲人重逢、喜迎客商、提线木偶表演、观赏花灯、抚琴等场景和意象。
丰富的泉州元素植入,让组雕观赏者们,大有回到宋元“东方第一大港”的穿越感。
公园组雕群再现宋元时期泉州海外贸易的繁盛景象
大咖点赞 海丝艺术公园
海丝艺术公园留下永久遗产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表示,海丝艺术公园·亚洲园很有特色。公园在设想和理念上体现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充分反映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文化相通,彼此之间历史、现在和未来的紧密联系。从艺术公园建设角度而言,公园主题突出、建造精美,以主雕为特色,可以说是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艺术团队,是一个卓越的成就。“我想,这个公园不仅是为此次亚洲艺术节增光添彩,而且会留下一个永久的‘一带一路’领域的文化遗产。”
雒树刚说,今后,海丝艺术公园·亚洲园将纳入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领域建设的重点项目,文化部全力支持泉州打造以“海丝”为主题的文化项目,充分发挥泉州历史文化、现代文化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促进作用。
期冀公园成为全亚洲共同文化财富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书磊说:“这个公园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以亚洲为题材,也揭示了我们亚洲各国在文化和艺术上的亲近。正如习近平主席7日在新加坡所讲,亚洲的文化互鉴共生,深度契合。我们将在公园里陈列亚洲各国艺术大师的作品,让这个公园成为全亚洲共同的文化财富。而海上丝绸之路把我们亚洲各国联系起来,繁忙的港口,热闹的大街,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商业繁荣,也必将带来艺术繁荣。祝亚洲的艺术兴旺发达,传遍全球。”
公园是本届亚艺节的一大亮点
文化部外联局局长助理王晨认为,对泉州而言,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就是亚洲艺术在泉州留下的足印,它将以物质的形态永远矗立,让大家对亚洲艺术有长久的认知,长久的纪念,成为一个地标性的建筑。“泉州传承着最贴近‘亚洲价值’的开放包容气质,现在有了亚洲园,相信以后还会有欧洲园、欧亚园等,各国文化都会在这里交汇。”
公园展现泉州扬帆出海形象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曾经在这里汇聚四海嘉宾、迎来五洲文化,打造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是极有意义的。“中央美术学院的设计团队非常高兴与泉州合作,能够参与公园的整体设计和构思。我们创作了园区主雕塑,创作了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大型群雕,邀请著名建筑设计师做有生态特点、有文化内涵的园林建筑,希望为亚艺节增加新景点,为闽南人民提供新的文化家园,在这里既能感受自然风景,又能理解和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成果。”
泉州当代建筑由此迈上新台阶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王明贤说,作为当代著名的建筑与艺术史学家,在家乡里看到这样一座世界级的海丝文化现代主题公园拔地而起,自豪感不言而喻。“过去,泉州的古建筑在中国的建筑史上是载入史册、熠熠生辉的,如今,以海丝艺术公园为高起点,泉州当代建筑将迈上新台阶。”王明贤说。
“绿房子将中国山水园林的造型融入,又是现当代装置艺术,让人感受到中国古典与现代建筑的融合。泉州古建筑屋顶的曲线是最美的,红房子保留了泉州最美的屋顶曲线,又运用了现代的表达方式,这两座建筑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是泉州当代艺术建筑的标杆。”
□本版文字 记者杨婷婷 陈智勇
□本版图片 资料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