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随手建个群,呼朋引伴,无需见面,动动手指,大家就能聊得很嗨,全民仿佛跨入微信时代。
随之而生的微信家长群,一方面极好地成为了学校、家长、老师三方之间无障碍沟通的“神兵利器”,另一方面,也有部分群里存在一些不好现象,如成了个别人“炫富”“晒娃”“拉票”“广告”的平台,让不少老师、家长不堪其扰。
本期封面纵深,直面目前微信家长群,采访市区多所幼儿园、中小学校相关负责人和部分老师,邀请市教育部门、教育心理学专家,为微信家长群“江湖”的健康发展“把脉”,开出“药方”。
□本期执行:记者林福龙 苏凯芳 郭晓冰
多一个平台 多一份便利
大家来聊聊教育经验吧
随着无线网络的广泛覆盖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不知不觉中,微信家长群逐渐热闹起来,老师通过微信群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家长们在微信群里交流育儿经验,学校有通知,微信也成为非常快捷便利的工具……尽管仍然存在某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进行适当的规范和管理,微信家长群无疑将成为家校沟通的利器。
校方建群
【培元中学】发通知比短信电话更方便
当孩子结束小学六年的学习,您是不是以为孩子可以自己解决问题,不需要老师将通知发给家长,也就不需要微信群了?江湖资深人士告诉您:想多了!
培元中学的薛老师分享了自己的经验,虽然老师发的内容仍是学校通知、班级事务等,但由于孩子开始有了升学压力,很多家长都会在交流在家如何教育孩子、探讨怎么更好地配合学习教育,以及在这个阶段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等。此外,关于孩子学情的一些问题,家长会跟老师私聊,“毕竟是孩子的隐私,公开说不妥当,也会对其他家长带去不必要的打扰。”
“比以前发短信、打电话方便多了。”薛老师说,有些家长咨询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在群里统一回答可供其他家长借鉴,“比起以前单独回复短信,真的是轻松、方便了不少。”
【刺桐幼儿园】利于家长分享育儿经验
泉州市刺桐幼儿园周副院长告诉记者,9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有微信群和QQ群,作为负责家长工作的园领导之一,周副园长每个都会加。在这些家园交流群中,多数是老师分享孩子的在园情况、上传活动照片视频,家长分享育儿经验、周末组织家庭假日活动小组等。
“微信群是一个情感交流的平台,老师自愿在课余时间与家长交流,家长也尊重老师的付出,不会恶意刷屏。”周副园长说,建立家长群之初,都会和家长说明群内禁发广告、不抢红包,“大家都挺配合的,群内多是探究育儿经验等,还有家长委员会帮忙管理,倡导文明上网、文明交流。”
【丰盛小学】群里相处久了自生默契
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家长都会告诉小孩,“你是大孩子了。”说这句话的时候,往往意味着家长手机上的微信群又多了一个。
“一年级新生报到前,老师就会建一个家长群,报到当天将二维码打印出来张贴,家长自己加群。”丰盛小学的李老师介绍,由于班级调整都是三年一次或六年一次,老师、学生、家长基本都是同一批,从陌生到熟悉,老师和家长都摸索出了共建家长群的好方法:老师根据需要在群上发布作业通知、班级赛事等,家长依照学生号数以接龙方式回复“X号收到”以便老师统计,此外再不多言。
通知群里不多言,有问题想交流怎么办?“我们还有另外一个聊天群,家长都在这里交流,如果需要老师帮忙,家长都会主动@老师,所以并不麻烦,也不打扰。”李老师说,“这是我们相处久了的默契。有时候个别家长在群里发广告,就会有别的家长主动告知这样不妥。”
故事
老师也当家长
换位换出心得
孙老师前段时间就在微信家长群中进行了一把换位体验,因为她儿子开始上幼儿园了,她既是学校里的老师,也是儿子的家长。
家长有问题 可以直接提
“有要求不敢正面提 想方设法讨个好感。”教师节当天,孙老师在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句感慨。原来,孙老师帮孩子精心准备了一份小礼物送给幼儿园老师,却忘了自己也是要过节的那个人。“平时在微信群里也会赞颂幼儿园老师,但在另一个群里,我却是被赞颂的那个。”
孙老师说,“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家长有问题找老师帮忙可以直接提,‘迂回’的方式反而让我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但当自己成了家长,心情就不一样了:担心太过直接会让老师觉得没礼貌,担心唐突了老师反而影响了孩子,不知不觉就采取了自己不喜欢的迂回的方式。”
在两个家长群中来回切换,孙老师有了自己的体会,“在这个换位的过程中,我很痛苦,因为自己想的和做的竟是不同的两套,但我同样有收获,毕竟现在我已经找到了平衡:面对孩子的老师,有问题直接问,礼貌地问;面对学生家长,耐心地问有什么需要配合。时间久了,彼此了解了,就不那么累心了。”
双方互相配合 家校殊途同归
曾有家长说,“老师的通知是必选项、家长的讨论是可选项、向老师献殷勤是备选项,但是当想到自己孩子时,所有的不满和无奈都可以放下,这一切便都成了必选项。”孙老师表示可以理解,但近三个月的换位体验让她更相信:家长的苦心老师可以理解,但也请家长相信老师愿意对学生做的付出。
此外,孙老师认为,家长在通知下方回复“收到”是正常行为,以前发短信不是一样也会回复的么?只是现在一条“收到”影响的不是老师一个人,而是群里五六十个人,要相互理解、配合,“老师也当、家长也当,最大的体会就是把话说出来吧,不然增加老师负担,家长也不见得有好处。”
关键在于尺度 也可约法三章
“家长群是个好东西,关键在于日常管理养护。”李先生认为,不论是幼儿园的QQ群,还是小学低年级、高年级的微信圈,各个时段的家长群,所肩负的功能作用都不一样,“幼儿园主要是一些生活的通知,到了小学低年级则侧重于作业布置,则到了高年级则是一些学习办法的沟通。”
“作为整个群管理者的群主,一旦发现群内出现一些非业务的信息,可以第一时间私信发信息的人,从源头上抓管。”他称,群里面爱出风头的毕竟是少数人,大多数还是选择潜水、观望,如果一开始没有营造良好的群风,到后面泛滥成灾了,就变得很难管理,“甚至可以定一个群规,约法三章,时间久了,群内家长其实都会自觉遵守的。”
少一些“变味” 少一些吐槽
在家长群“炫富”的行为让不少人不胜其扰
随着加入人数的增加,部分家长群里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引起了群内家长的异议。从晒孩子的各类出游照,到张贴儿童书法;从莫名其妙地拉票求点赞,到凡是老师的通知、点评,一律好评刷屏……下面让我们听一听各位家长的吐槽和心声。
旧群舍不得退 群数越来越多
家长群信息如潮,家长们大可屏蔽。但如果是四五个家长群同时有信息呢?说到这个情况,林爸爸连连摇头,“苦不堪言啊”。
小林今年上高二,初中、高一、高二,三个家长群同时存在。“有时候一闲下来,看到每个家长群都有上百条的信息,太阳穴都疼。”林爸爸有些无奈。
为什么旧群不删?林爸爸感慨道,虽然很想逃离,但是又担心旧群如果有什么有用的信息,自己漏了算不算对孩子不负责?而且跟群里有些家长熟了,拉不下脸来退群,“再说了,旧群里还是会有家长分享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不多了解一些,怎么跟自家孩子聊‘别人家孩子’的故事?”
可惜的是,林爸爸期待的有用信息并不多,“经常是节日祝福刷屏、晒孩子成绩、晒旅游照片,有时还有广告和拉票”。尽管如此,林爸爸还是舍不得退群,“聊胜于无吧,自己累一点,希望多少能帮到孩子”。但群数太多,有时候反而会把重要通知漏了,“焦头烂额,但想到孩子,也只能承受”。
攀比炫富 如同被“绑架”
平时不爱在微信上发言的陈先生把各种工作群、同学群都设置了“消息免打扰”,只有孩子的家长群不敢屏蔽声音,“一时不看就显示上百条信息,一时不关注就漏掉了活动报名或者集体买书这种事”。被家长群“绑架”的孙先生说,家长群里大有门道,只要老师一发声,就是一片山呼“老师辛苦了”,老师发个孩子在班里的照片,就有一群人点赞。
“有时候群里只要有一两个挑头的,事情就变得更复杂了。”他曾经遇上这样一件事:孩子上幼儿园时有一次学校组织义捐,本着自愿原则,刚开始大家都是5元10元地捐,“我出100元!”突然来了个大款,“这种情况下,接下来有的家长碍于面子问题,也只能跟着捐100元”。他认为,家长群本意是方便学校、老师、家长三方沟通的业务群,如果成了攀比炫富的群,那么整个群就变了味。
各种刷屏 重要通知被覆盖
“各种各样的刷屏,尤其是老师一发声,几十位家长跟风,反而将一些重要的通知信息淹没了。”小孩在读五年级的李先生,对于家长微信圈的问题,深有体会。
他说,从小孩上幼儿园开始,为方便家校沟通,就建了QQ群,再到后来的班级博客、现如今的家长微信群,“之前的群一般要打开电脑才可以查看,屏幕大,信息很好找”。但现在人人手握智能手机,只要有几条信息连着发,就会造成刷屏的状况,“我们除了孩子学习的群之外,工作、交际方面也有不少群,一天下来手机响个不停,根本没办法每条都浏览”。
家长群众生相
★“晒娃”派
“这字写得比他爸还工整!”“乘法口诀都能倒背如流了,默写也全对!”时不时把小孩得到的小贴画、完成的作业、写得工工整整的字贴上来,骄傲地请大家点赞,最重要的是希望老师给予关注。 ★“炫富”派
“暑假去了趟巴厘,随便又逛了新马泰,跑来跑去,还是待在家里最舒服!”“大家这个周末有没空,自驾出门一起游玩吧。”这类炫耀家庭经济实力的帖子,虽说数量不多,却令人感觉不舒服。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出行宝马、天天鲍鱼。
★“拉票”派
“我家小侄儿参加××比赛,正在争取入围资格,请各位亲高抬金指,点个赞!”“×号×号是朋友家的宝贝,萌娃选拔中,请您投上一票!”各种名目的拉票求点赞,也是这个圈子里较常见的一种“骚扰”。
★“示好”派
老师一发话,底下回应声一片:“您辛苦了”“保重身体”;老师一说“有事需要帮忙”,立刻有人抢着帮忙,没抢到的急得不得了。往往老师的一句话,转眼就被家长们的N条回复“淹没”,作为老师的绝对“拥护者”,群里甚至有家长直呼老师为“老大”或者“大人”。
教育部门、专家建议——
建微信家长群 先约法三章
微信家长群到底好不好?泉州市教育局思政科负责人的回答是:“支持推广微信家长群,但凡事有利有弊,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管理。”泉州师院教育科学学院的林永乐教授也认为,微信家长群其实就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关键在于如何妥善管理经营。
家长群“三不准原则”
泉州市教育局思政科苏老师表示,微信家长群是目前家校沟通较为有效的方式。父母可以及时知道孩子在校信息、“台风停课”等类似消息能第一时间告知,也能作为一个交流教子经验的平台。“总体来说,我们支持推广微信家长群,但怎样用好这个群,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在和校方的沟通交流中,思政科负责人提过家长群的“三不准原则”,即不攻击别人、不发布无关内容、不炫耀攀比。该负责人表示,家长群的定位应是“家校沟通平台”,与一般的朋友群的功能定位不同,发广告、做代购、抢红包都是不合适的,家长和老师应相互监督、配合,“大家都是为了孩子好”。
一把双刃剑 管理是关键
泉州师院教育科学学院的林永乐教授认为,家长微信群的沟通,归根结底就是要加强群组的管理。林教授说,家长微信群其实就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如何充分利用其微信平台,关键在于参与者的共同经营。
林教授也加入了数个微信群,但在他看来,家长微信群是利大于弊的。只要在群里设立相应的群规,大家共同去遵守就可以真正做到顺畅沟通。倘若群里出现了个别不遵守群规的人,他会直接将其请出微信群,以示警告。
“示好”没必要 少点功利心
家长群中有老师在,很多家长不自觉地都会主动向老师“示好”,几乎每一条通知下方都会有“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您是我见过最负责任的老师”等内容,然后老师还要回复“谢谢,这是我的本职工作”等。
对于这种现象,部门负责人表示,老师除了正常上课,课下还要备课、批改作业等,除非特别需要,尽量不要打扰,“我相信老师不会因为一句‘辛苦了’就对某个孩子另眼相待,也不会因为少了这一句,就对孩子少了关心。老师的付出,家长们看得到,家长的理解和尊重,老师也会有体会”。
此外,不少家长会在群里发布拉票信息。思政科苏老师认为,孩子的教育最好少一些功利化的倾向,这一类投票活动基本都是社会机构组织的,且不说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但就这种盲目的拉票和投票,票选结果本身就不具备说服力。
心理专家
泉州黎明职业大学叶彦琪老师认为——
朋友圈各种晒 折射育儿焦虑
时刻关注 是一种身心绑架
泉州黎明职业大学叶彦琪老师告诉记者,从家长的角度讲,所谓的“炫富”、“晒娃”、“示好”等刷屏举动,其实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家长的育儿焦虑,过度放大对孩子的担忧。同时,家长的发言也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赢得他人的尊重。这些家长可能在自身上缺乏社会安全感,就一直希望通过这样的举动来克服自己的社交恐惧的心理。此外,部分的家长也存在从众的心理,为了不落于人后,大家竞相刷屏。而家长之间相互点赞,相互捧场,其实也是等同于社会交换的过程。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应该是各司其职的,一个全天候开放的班级聊天群,加大了班级管理的便捷性,方便了老师即时通知和作业等任务布置。但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一种责任的转移。然而,家长们才是手机微信真正的用户,他们会随时观察微信群的动态,生怕漏掉重要信息,或是担心给老师造成不关心孩子学业的印象,这种状况实际上是对家长的身心绑架。此外,家长在内心无法信任孩子,只能通过频繁关注来解除担忧。家长应做好自我调节,把关注点放在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综合能力上。
从孩子的角度,相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孩子,就会觉得有了微信群,老师布置的任务、爸妈叮嘱的事情就算没记住也没关系,反正大人之间可以随时沟通。渐渐地,连小孩也开始依赖上了手机微信,这样反而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利大于弊 可促进家委会作用
有的学校干涉家长建群,或者强行关闭家长微信群。叶老师认为,这样的做法或许太过于强硬。他认为,微信群本身就是为了加强家校联系,微信群的建立让家校联系更加紧密。在建群之初,双方就都应该认识到微信群与现实世界相通的复杂性,以及网络对现实情况可能会过度放大。同时,也应意识各自的一些网络言论可能给他人带来的无形伤害。如何避免关键还是看老师如何与家长沟通。同时,学校也要制定严格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职业规范,老师和家长都知道什么话是学校严禁老师讲的,什么事是学校严禁老师做的。
家长微信群建立的初衷应是交流孩子教育信息、助力教学信息公开透明,以加强家校互信度。其间暴露的各种弊端,终究小于这类信息交流平台带来的有利之处,因而不能成为取消、屏蔽微信群的理由。叶老师说:“无论何时何地,老师与家长面对面的沟通才是最直接的,在一些中小学,类似家长委员会这样的家校沟通机制没能很好地发挥应有作用。而在微信群的推波助澜下,家委会完全可以依靠微信群更透彻了解学生的动态,并协助家长与学校进行沟通。”
他山之石
学校专门发文 规定群规
为避免在家校沟通间造成负面影响,浙江瑞安某校专门发布了一份《关于规范使用班级微信群的若干规定》的文件。
1.任何教师都不得在微信群里交代家长办理班级有关事宜,若确实需要应通过电话或个人微信联系(否则留下话柄会给班级管理带来麻烦)。
2.任何教师不得在微信群或朋友圈里发布有损学校形象、教师形象的言论或发泄负面情绪的信息。
3.任何教师不得在有家长在的圈里或群里上传带有商业性质的广告信息。在上传个人信息时应注意语言描述,尽量避免出现错别字或语句不通情况。
4.在群里、圈里上传学生学习、活动照片时应慎重选择,不得每次只上传优等生或坐、站在前排的个别学生照片(如若经常出现此类情况,则会引发个别家长认为老师偏心不公平,从而产生不满情绪)。
5.班主任在群里圈里向家长发布通知时,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修改,以免出现表述不清等现象。
6.如若有学生出现违规违纪现象,班主任、生活老师不得通过班级微信群发表批评或教育言论(以免给犯错学生和家长带来压力)。
7.教师具有指导家长做好家教工作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可以在班级群里传递有关家教知识或具有正能量的言论以提高教师的素养。
微信群
开家长会效率高
很多中小学开家长会,爷爷奶奶的出勤率远远高于爸爸妈妈。重庆渝北区龙塔实验学校5年级2班举行了一次微信家长会,这次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来了。一位爸爸很感慨:“第一次参加微信家长会,感觉很棒。老师把开会时间定在下班后,家长们都比较有空。”
开家长会前,老师征求了家长们的意见,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了会议时间。作为“主持人”的是班主任老师,她第一个发言并提出了开会的思路:“由于微信家长会是首创,为提高效率,我个人建议会议议程:一、摆问题简单叙述真实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件、不好的现象。汇总、分类,看看哪类最多、最重要、最急。二、想原因。三、想办法,集思广益想最适合解决的办法。四、执行,谁来做、谁监督、计划时间。”
会议开始后,由老师引导大家进入话题,随后家长七嘴八舌说起自家孩子的情况,大多数发言的家长采用打字的方式,也有人直接用语音跟老师交流。在开完微信家长会的第一个上学日,老师将家长会决议变成了一堂生动的“班会课”,将会议讨论的问题跟同学们进行了交流。老师又把课堂上的照片发在了群里,家长们看到了表示:“这是微信家长会大家讨论的办法,没想到这么快就执行了,效率有点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