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房子 “山园” 将废弃建筑改造为会生长的“山园” 在“帆影”主雕右前方,是一座造型十分特殊的“绿房子”。这座“绿房子”由当代著名建筑师朱锫设计,取名为“山园”。该建筑穿着一件缝满了“口袋”的“军大衣”,这些“口袋”里种满了绿色植物。进入内部,就像走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空气中带着植物的清新。整座建筑似山非山、似石非石,似山似林、似景似物,恰恰凸显了中国传统园林的核心概念。 “当我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它是一座停建的建筑,只有楼板和柱子,充满了荒芜感,让我产生了‘顺势而为,无用之用’的想法。”这是山园的设计师朱锫对“绿房子”最初的构想。 这座两层建筑的表面,已经被绿植所覆盖,新的绿植还在源源不断地植入。一楼的小空间间隔与“有天有地”的设计,仿佛闽南传统的院落;走上二楼,通透的空间四面来风,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皆有风景入目。朱锫的期望是,在未来,从外观上,这就是一座用树木和花朵堆砌和裁剪而成的中国传统园林中的“绿色假山”。在不设门的开放性空间里,来客们可攀爬,可穿越;可远望,可窥视;可在其间游走,也可在遮阳下休憩。“用绿色植物代替岩石掇山,体现了自然之美”。 “在这种理念的运作下,山园就是中国传统山水园林的抽象形体,但又似山非山,似石非石,似山似林,似景似物,表达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充满了艺术的惊喜。”与此同时,通过小院落、通透空间等设计,朱锫让建筑很好呼应了泉州较为炎热的气候特征,绿色植物随着四季的繁茂衰败也为建筑赋予生命力。它可以是一处生态实验基地,是儿童观察自然、接近自然、探索自然的场所。 如今,“山园”承接了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管理中心的工作。游客们可在“山园”内了解到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的总体规划沙盘以及宣传片。 □本报记者 杨婷婷 陈智勇 文/图 |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