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难以获批 私塾难以获批的主要原因,就是适龄儿童少年退学入塾有违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报》2011年曾做过一期关于私塾的报道,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劳凯声就说,义务教育法对九年义务教育有明确规定:一个是时间限定为九年;一个是质量限定,有明确的课程大纲标准,同时还规定义务教育实施的主体是各级政府设置或批准的学校。因此,从法律角度而言,私塾是不符合现行法律规定的。 海都记者也找到泉州市教育局有关人士,他们给出的说法是,非全日制私塾,若是以一种类似课余补习班的形式,其实是可以依培训机构的形式向教育局申请,只要硬件设施等必要条件符合要求。而全日制私塾并无法归类到培训机构、幼儿园、小学以及中学等四种教学机构形式中的一类,所以无法批准。而且按照义务教育法,学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全日制私塾中的孩子无法正常在校接受义务教育,也是不允许的。 除了合法问题外,对私塾的另一主要担忧,便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中国教育报总编辑翟博说,家长送孩子去私塾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不认同学校现行的教育模式和理念,但“经典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绝不是全部”,用诵经教育取代常规中小学教育有些走极端,现代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新要求,如果仅仅进行诵经教育,不学其他课程,孩子会出现知识断层,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也让他们无法在未来社会中立足。 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校长戴铜则提道,完成私塾教育后,到哪一级学校继续接受教育,如何参与中考和高考,都是家长必须面对的问题。 是补充而非全部 “我们的本意,不是想要复原古代私塾,其实是想探索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而已。”对于私塾,李月更愿意这样解释。 力禾称,他不反对现行教育体制,但现行教育的一些问题,在私塾里可以有所改观,一是以应试为标杆的教育模式,二是学校动辄四五十个人的大班教育,老师很难为每个学生设计针对性的学习计划。 力禾所提到的问题,也是私塾现象引发对学校教育的一些反思。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劳凯声说,追随私塾教育的家长,他们的诉求不是不要教育,而是要更好的、适合他们孩子的教育,但现在的教育体系以应试教育为基本特征,就是用一个标准、一种办学模式进行教育,导致的结果则是教育的均质化。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杨秋生说,现代教育一味重视成绩,容易弱化道德教育,并且难以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而私塾、学堂突出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可以作为现代教育的补充而存在,孩子在周末或节假日适度的学习会有助于个人的提升,但私塾教育只能是现代学校教育的补充。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汪明也认为,今天的学校教育在弘扬传统文化、文明礼仪养成等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缺失。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规律,把国学教育引入校园,把国学教育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有机结合,是今后课程改革、德育实践活动中需要切实予以关注的问题。 力禾现在最期待的,是政府尽早出台对于私塾的法律法规,给予明确规范,引导私塾界有序发展,也能让滥竽充数的退出市场。对于私塾的未来,教育界人士在接受《中国教育报》采访时也给出建议,一是坚持正面引导,引导私塾做到依法办学,和学校教育共同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二是要加强监督管理,对符合规定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的私塾,要依法审批,对不具备办学资质、违反法律法规的要坚决取缔。此外,要严格审查私塾的教师资格,严格规范私塾的课程设置,确保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得到落实,保证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要求。 “很多体制内学校在慢慢引入传统文化课程,有些家长,觉得好像这样也不错,就选择去体制内小学上学,而不一定非要上私塾。”力禾说,对此他看得颇淡,他也认为,大众化教育才是社会的主流,而这也“说明体制内小学一直在进步,有更多人在推广经典,这不是很好吗”? |
- 2015-10-19泉州国学教育调查:私塾没那么“神秘” 诵古文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