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角街已拆迁改造,龙门吊的位置是当年挖角街的繁华地段
东南网12月8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刘淑清 黄谨 文/图)
看到《地名,守望乡愁》策划,我一下就想到了当年那条破旧的挖角街。那个时代的浮桥,还都是农村,而这条弯弯曲曲的老街,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商业区。各种带有人民公社时代烙印的布行、米行、小吃馆,后来还开起了浮桥的第一家超市。
听说当年《西游记》拍摄组来泉州取景时,第一集里孙猴子吃面的经典场景,就是这个地方拍的。时过境迁,老街因道路兴建而不复存在,但每当走到那个路口,还是会想起那条承载了多少老浮桥人记忆的挖角街。
——推荐人:市民陈先生
笋江水,你哗哗的流逝声里,可曾记下挖角老街的昔日繁荣?
把“挖角街”三个字念出声,泉州人大抵就晓得它的得名——街道至此拐弯,故名。
挖角街是浮桥一条临江老街,十几年前仍与笋江相依相伴。随着沿街老商铺的倒塌,它慢慢消失在江畔,连老街的记忆也慢慢变得模糊。黏在老街名字里的乡土乡情,却成无数老浮桥人的“念念不忘”。
如今的挖角街,在一片施工的尘土中缓缓变身。曾住在挖角街的居民,有些已经搬进了小区住宅楼,却仍习惯回到笋江边浣洗。只是挑起洗衣担、放下洗衣槌的那个地方,再也找不到挖角街了。
那弯曲的小巷弄,我还能画出来
循着炸醋肉的味儿,我们来到了浮桥街上。街边的榕树与宫庙相互映衬,蔡家夫妻守着几十平见方的小吃店,屋里屋外忙活着。
听说有人来打听老街,低头炸醋肉的老板娘取下了口罩,“以前没嫁过来时,还踩着自行车从南门骑到老街照过证件照嘞。”屋内和馅儿的蔡先生也放下手中的活,循声走出来。59岁的蔡先生不仅在挖角街里的新华小学上过学,也在石板路上的店铺前排过队。那弯弯曲曲的小巷弄,他凭着回忆还能清晰地画出来。“路面全都是石板铺的,中间的规整些,是长方形的,两侧多是些乱石,道路3米宽的样子。因为走的人多,石板光滑得很,一到节庆,肉铺、食杂铺前的人围了一层又一层,就连修船所用的器具,在挖角街上都买得到呢。”
“我们店所在的位置是浮桥街,你看那边的塔吊那里,就是挖角街的拐角处。”手指着不远处的工地,蔡先生和我们描绘起挖角街当年的景象。循着所指方向望去,黄土飞扬,施工机器轰隆作响……
“我当年骑车去拍照的傅家照相馆,好像还在这附近。”蔡家老板娘思索了好一番,却记不起相馆搬到哪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