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九鲤湖仙公山“祈梦”习俗探秘
2015-12-11 09:00:09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在泉州马甲镇仙公山也有“祈梦”(亦称“运梦”、“魂梦”)习俗,其与九鲤湖更是一脉相承,渊源深厚。

两地风光旖旎,同源一脉,皆祀何氏九仙;历代以来登临览胜、寻幽祈梦者,络绎不绝;千百年来,名宦名士留下了诸多关于祈梦的诗文与传说,为后世竞相传颂

历代以来,到九鲤湖登临览胜、寻幽祈梦者络绎不绝。

【核心提示】

九鲤湖位于莆田市仙游县东北隅群山中,湖光山色,美不胜收。由唐宋至今,九鲤湖形成了一种“祈梦”习俗,古人雅称为“卧游”。无独有偶,在泉州马甲镇仙公山也有“祈梦”(亦称“运梦”、“魂梦”)习俗,其与九鲤湖更是一脉相承,渊源深厚。经千百年的传承,两地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祈梦”习俗仪程,且有“祈梦”诗文传世,使“祈梦”成为地域文化中的一种奇特现象。

□本报记者 吴拏云 陈起拓 陈小阳 通讯员 陈清好 文/图

祈梦习俗 源远流长

仙游九鲤湖风光旖旎,尤以九鲤飞瀑胜景名扬天下。相传在汉代有何氏九兄弟一同在那里炼丹成仙,乘上了湖中跃出的9条赤鲤升天而去,因而历代登临览胜、寻幽祈梦者络绎不绝。

据九鲤湖管委会主任陈清好介绍,九鲤湖祈梦习俗发端于唐,勃兴于宋,鼎盛于明清。披阅有关史料,有史可考的已有1300多年。唐贞元进士许稷在《游九鲤湖》一诗中云:“山空人去后,梦醒客来初”。晚唐诗人御史大夫郑良士亦在同题诗中写道:“我来不求邯郸梦,取醉聊乘郑圃风。”由此可见,九鲤湖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祈梦的习俗。

马甲镇仙公山,又名双髻山,为释道儒三教并存之地。山气势雄伟,岩崖陡立,含烟凝翠,拥有众多文物古迹、寺宇亭榭和迷人传说。到过仙公山的人,大多会听到这样一句俗语——“仙公梦,过了识”,说的是仙公山祈梦很灵验,内中玄机只有过后才懂。据仙公山管委会主任杜筑成介绍,仙公山祈梦由来已久,如果要溯源的话,可以追溯至南北朝齐,如今民间来祈梦者可谓年年有、天天有,从不间断。清道光《晋江县志》云:“仙神极灵,祈梦者无不符验,亦多风趣解颐”,描述的正是当时仙公山祈梦的状况,体现人们对美好愿望的一种寄托和精神慰藉。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