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树德从小培养劳动好习惯
明后两年泉州市将开展劳动教育实验工作 建立多样化劳动教育体系
学生体验农耕生活(金剑供图)
核心提示
父母生病时,孩子会煮饭菜给父母吃吗?衣服纽扣掉了,孩子会自己缝吗?……这些看似平常的劳动,却有不少孩子做不到。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单位”泉州市实验工作动员会暨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现场会上获悉,今后,泉州市将深入开展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形成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和以劳创新的劳动教育氛围,为学生的终身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 曾聪虹 通讯员 苏炳炎
形成校内外劳动教育网络
市教育局局长郑文伟表示,从小培养孩子掌握生活技能,是生存的需要,也是未来享受生活的基础。通过劳动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帮助孩子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泉州市目前已建成了12所可分别容纳500名以上学生集中活动的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每年到实践基地活动的学生达30万人次以上。此外,还建设了9所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活动中心、150所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100所青少年社会教育中心,许多学校也与周边企业、商店、社区(村居)、部队等建立共建关系开展教育活动,初步形成全市中小学生校外劳动教育网络。
许多学校在上好国家规定课程的同时,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劳技校本课程。如泉州师院附属小学、晋光小学、石狮市实验中学附小等学校设立烹饪教室,开设“学做泉州菜”课程;泉州六中、鲤城区实验小学等学校开设刻纸艺术和泉州花灯制作课程;德化多所学校开设陶艺制作课程,安溪多所学校开设茶艺和滕铁工艺制作课程,惠安多所学校开设石雕影雕课程,永春多所学校开设纸织画课程……这些结合当地经济特色、传承闽南文化的劳技校本课程成为泉州市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泉州市已制定《“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单位”泉州市实验工作方案》,将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多管齐下深入实施劳动教育,并接受福建省教育厅和教育部的评估验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