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实在唐代也曾扩建过丰州石亭寺
陀罗尼经幢雕工精湛
在桃源宫内还有一物不得不提,那就是位于天井正中央位置的陀罗尼经幢(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了。
“幢”意指旌幡,原本是我国古代作仪仗用的以羽毛为饰的一种旗帜。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佛教徒在长筒圆形绸伞上写经叫“经幢”,为了便于长久保存,又将经文刻于石柱上叫“石幢”,后来也被世人统称为“经幢”。据《佛教大辞汇》所述,“陀罗尼”是梵语,译为能持,大致是“持善不失,持恶不生”的意思。桃源宫的陀罗尼经幢建于北宋天圣三年(1025年)。据记载,天圣年间南安丰州有一位姓葛的富人去世,按照当地的风俗,其妻陈二十二娘就在桃源宫内为其竖立陀罗尼经幢,替亡夫祈求冥福。所以,这座经幢实际上是为超度亡者而建的。
桃源宫陀罗尼经幢分为幢座、幢身、幢顶三部分,外形为八面体,使用花岗岩石构筑,造型美观,雕刻精湛,是福建宋代石经幢最经典作品之一。福建工程学院副教授孙群曾在其论文中介绍称,桃源宫经幢通高7米,八角七层,雕刻有陀罗尼经以及佛、菩萨、护法神、天神、力士、飞天、迦陵频伽、龙、海浪、莲瓣等造像与图案,整体造型高大美观,气势非凡,极具宋代建筑风格。孙群还表示,桃源宫陀罗尼经幢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反映了宋代时期闽南地区的人文状况,是研究泉州建筑、雕刻、宗教、书法以及地方史的珍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