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说,移动码头有上百吨重,距离最近的桥墩仅十米左右
东南网12月30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杨江参 见习记者 王金淼 文/图)“别人有难,就要尽力帮,我们救人并不是为了吃碗猪脚面线啦!”晋江二孩妈妈疑产后抑郁跳桥,幸亏有好心渔民翁建国和欧建全出手相救。老翁和老欧说,左邻右舍看了报纸后,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让他们觉得怪不好意思的。
令他们压力倍增的是,邻居们请两人牵头,向有关部门反映临江渔船码头存在的安全隐患,希望海都记者能够从中牵线搭桥。
昨天,海都记者跟随老翁和老欧,来到江滨北路附近的临江渔船码头一探究竟。
担忧 移动码头支撑管锈迹斑斑
临江渔船码头紧邻江滨北路,停靠的多数是鲤城聚宝社区渔民的小渔船。
“最初只有一个简易埠,是当地渔民自发筹建的。”老翁说,这个简单的停靠点,是当初每家渔民出资40元建成的,至今已有十七八年了。
老翁回忆,后来江滨北路拓宽,码头变到路面下,担心渔船进出会撞到路面桥墩,在原有码头的基础上,往外12米建了一座移动码头,费用由江滨北路拓改指挥部承担。
“浮动码头由钢筋水泥建设而成,应该有上百吨重。”老翁说,码头会随着潮涨潮落浮动,撞到桥墩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有关部门在原有码头处建了两个承重墩,中间用3根12米长的支撑铁管固定,之后又在其中两根铁管上搭了铁皮,作为进出便道。
“平常码头有六七十艘渔船来往。”一旁的老欧说,渔民们往两边焊接了两排铁架并放上木板,渔船回港时就拴绑在铁架上。
老欧说,这个码头的渔民都是聚宝社区的居民,文化程度大多不高,世代都以捕鱼为生,码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避风港。渔民们担忧,经过几年江水的侵蚀,3根锈迹斑斑的支撑管会存在安全隐患。
支撑柱上锈迹斑斑
回应 社区牵头请专业人士整改
昨天上午,海都记者沿着江滨北路,到达临江渔船码头,远远就看到几十艘小渔船停在附近。老翁指着一段满是锈迹的临水过道说,下面就是支撑管。海都记者看到,浸在水中的支撑管上面都是锈斑,而移动码头离最近的桥墩距离仅十米左右。
“这些支撑管原来有四五厘米厚,直径近30厘米。”老翁说,经过多年江水的侵蚀,支撑管表面凹凸不平,渔民们担心支撑管承受不了移动码头的重量,码头会撞向桥墩。老翁表示,他们曾找人过来看,却被一二十万的整改费给吓住了。“现在都没什么鱼,一个月顶多赚两三千元,只够养家糊口。”老翁说,渔民们无法负担高昂的改造费。渔民们希望,社区、街道和鲤城区的有关部门能够出面协调,消除这些安全隐患。
带着老翁和老欧的愿望,海都记者来到鲤城区政府。针对渔民们反映的问题,鲤城区农林水局局长廖艺强,现场安排聚宝社区的陈书记牵头,请专业人员给出整改方案和预算,然后再进一步协商解决。
聚宝社区的陈书记说,考虑到铁管容易生锈腐蚀,所以此次渔民们希望改用不锈钢管,费用比较高,但具体需要多少钱,得等整改方案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