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厂卖机器 只为离95岁老母亲近点
东南网12月30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见习记者 吴智明 记者 夏鹏程 文/图)按摩、搀扶、嘱咐、唠叨、送餐……这些小时候母亲呵护孩子做的事,此时,儿子一一重复着为母亲做,这位儿子做的还不止这些。古有孟母三迁,今有蔡家儿子为母搬厂房卖机器。
73岁的儿子蔡炳杰为更好地陪伴照顾95岁的老母亲魏阿婆,在离泉州城东埭头社区养老服务站50多米处,租了房子,还将自家的小加工厂也搬过来。本已到退休年龄的他,只希望离母亲近点,多点时间陪在她身边。
昨日上午11时许,天有点冷,95岁的魏阿婆披着红头巾,佝偻着背,坐在养老服务站门口石凳上,等着他的大儿子蔡炳杰。儿子每天这时总会骑着电动车来,孙儿们也会带上好吃的一起来。
母亲太苦 刨食养活了6兄妹
在养老服务站魏阿婆住的单间里,蔡炳杰正轻轻地帮母亲按摩,轻言安抚,“按一下就暖和点了”。
魏阿婆生了4儿3女,1959年,老伴过世,家里一下子失去了顶梁柱,魏阿婆只得将自己的小儿子送给亲戚抚养。“我父亲在世时,在皮革厂上班,那时我们家境还好。母亲太苦了,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干活,硬是从地里刨食,养活了我们6个兄弟姐妹。”
蔡炳杰初中毕业后,没再读书,到锻造厂打铁当学徒,分担母亲的压力。那时候,全家人只吃得上米糊度日,其他兄弟姐妹有的只读到小学,有的甚至连书本都没有摸过。日子虽然苦,但6兄妹懂事,一家人相携度过了最困难时期。
母亲闲不住 却常忘了回家路
蔡炳杰学成出师后,有了稳定的收入,他帮着两个弟弟成了家,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大概是年轻时劳作惯了,魏阿婆现在一刻也闲不住,总喜欢往外跑。“母亲早就可以颐养天年了,但她到80多岁时,还自己种田。”望着母亲满脸的皱纹,蔡炳杰很心疼,要不是村里拆迁,估计闲不住的母亲,现在还会往地里跑。
2012年,玉兰村村民移居安置美仙山花苑,魏阿婆也跟着老蔡搬家了,但老人不敢坐电梯,又嫌套房里闷得慌。为让母亲舒心,老蔡只得将母亲安置在埭头社区养老服务站。“没有田可以种,母亲精神一下子萎靡了不少,她经常往已经拆掉的老房子跑。”这两年,魏阿婆记忆大不如前,经常跑出去就忘了回家的路。
今年年初的一天,魏阿婆一步一踱地回到了玉兰村,她一个人钻进了长满草的废墟里,一个趔趄摔倒在地,却站不起来。老蔡中午过来看望母亲,怎么也找不着,心急如焚地赶紧发动亲戚帮忙寻找。
还好一户未拆迁的邻居,看到草丛中魏阿婆露出的红色头巾,才找到人,多亏发现及时,魏阿婆没有什么大碍。“我最害怕的是,她走出去却找不到回家的路。”老蔡无奈地说,母亲念旧,经常喜欢去以前走过的地方,担心魏阿婆走失,现在每天他和家人都要往服务站跑好几趟,还特意交代周边的人,看到阿婆走远了,帮忙及时通知他。
再不多陪伴 母亲就将老去
魏阿婆搬到社区养老服务站后,老蔡也在附近租了房子,卖掉4台机器中的两台,缩小自家加工厂规模,方便就近照看魏阿婆,多点时间陪伴在老人身边。“现在我们一日三餐按时给她送饭,不时陪她聊聊天,她的气色反而比以前好多了。”老蔡说,魏阿婆以前喜欢自己做饭吃,但总是做一餐吃一两天,饭菜经常是凉的,也不健康。他们现在天天送热饭,老人饮食更有规律。
儿媳妇和孙女们也很孝顺,经常过来给老人洗衣、洗澡。“奶奶怕冷,给她洗澡时,我们都是把淋浴间的浴霸打开,等里面暖和了,再带她进去洗澡。”老蔡的大女儿说,夏天时几乎每天都会给阿婆洗澡,冬天隔个两三天洗一次。每天家人也要过来安顿阿婆睡下,锁好门窗,才放心回去。
“以母亲现在的身体状况,肯定能长命百岁。”扶着魏阿婆在院子里散步,老蔡逗趣地跟老人说。现在魏阿婆的脑部在萎缩,身边的亲人渐渐记不住了。但每次有人给她好吃的,她总是要留一点下来,等着给老蔡吃。每每这时,老蔡总是很心酸,他只盼着老母亲,可以活久一点,让他可以多尽点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