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永春90岁老人失明85年 膝下无儿女想有人说说话

2016-01-04 07:44:09 吴智明 黄谨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永春达埔90岁黄温佃老人,5岁失明,20岁失去双亲,无妻无儿无女

与黑暗为伍85年 他想有人说说话

除了黑暗,更可怕的是孤独

东南网1月4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见习记者 吴智明 记者 黄谨 文/图)上天在他5岁时,就遮住了他的眼睛,忘了松开。20岁时,夺走他唯一依靠的父母,85年与黑暗为伍。如今每天早上,黄温佃老人摸索着来到厨房,用锯末点火扔进灶台,用手感受温度,看火是否点燃,拉着风箱,为自己煮一锅稀饭,开始他的一天。

他一生未娶,无儿无女,无依无靠。最难熬的是每当过年时,听到鞭炮声,想着阖家团圆,他只能躲房里,默然垂泪。如果有人陪着说说话,该有多好。

依靠一根拐杖 他洗衣煮饭

从洑溪村村道下到一条坑洼的土路,走上两三百米,就是黄温佃老人的家了。这是一栋用黄泥土和木板砌成的土房子,从一扇破烂的木门进到中庭,可看清房子类似四合院结构,分布着不少房间,但大多已经人去楼空。

“以前这里住着十几户人家,挺热闹的,现在只剩下三四户了。”一位乡邻说,由于年久失修,每到下雨天,很多房间都会漏雨。黄温佃老人住在主厅右侧的第二间屋子,除了一张床和一张破桌子,堆放着老人从村里的木板厂扛回来的10多袋锯末。

“这些锯末都是老人几年前,自己扛回来,生火做饭用的。”70岁的村老人会会长黄金本说,自从父母去世后,黄温佃老人靠着一根竹拐,把村里的道路都“摸”了一遍,对村里的环境非常熟悉。住在500米开外的郑女士也说,一条路只要带老人走上两三趟,以后他就能自己摸索着找到地方。

每天早上,黄温佃老人摸索着来到厨房,用锯末点火扔进灶台,用手去感受温度,看火是否点燃,拉着风箱,为自己煮上一锅稀饭。而这锅稀饭配着放在一个破柜子里的地瓜,就是他一天的饭菜了。“凉了加热一下再吃,有时可以吃上三四顿。”

衣服脏了,老人拿着木盆、拄着拐杖,一边敲着地面,一边用心计算着距离,沿着凹凸不平的路面,下到离家不远的河边洗衣服。洗好了,老人又自己摸索着爬上岸,踱到晾衣杆旁,将两件衣服放上去。听见竹拐掉在地上的声音,老人蹲下身子,慢慢摸索着寻找。

老人居住的房间里堆满锯末,是几年前,靠着拐杖扛回来的

5岁发烧失明 年轻时仍上山下地

“5岁失明,17岁父亲去世,20岁母亲去世……”讲起自己的身世,黄温佃老人一直念叨着这句话。老人说,5岁时,他害了一场病,高烧不退,由于家里条件艰苦,加上当时医疗水平有限,眼睛没能及时得到治疗,不久后,就彻底失明了,从此与黑暗作伴。

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年轻时,老人依靠着拐杖,依然可以上山砍柴、下地插秧,自食其力,养活自己。老人有一个亲姐姐,十多年前去世了,在世时,姐姐经常回来看望他,给他买菜、做饭、洗衣服,甚至连他百年后的寿衣都准备好了。

黄金本说,老人是村里的五保户,每个月有几百元的低保等补助。他姐姐去世后,外甥逢年过节,也会来看望他,给他送钱、送柴米油盐等,厝边头尾有红白事,也会叫他过去吃饭。

年纪渐大,老人干不动地里的活了,他将自家一分地给了村里一户人家种,这户人家每年都会给他送米过来,担心他不够吃,还会特别交代他,不够的话,可以随时去找他要。邻居家做了好吃的,也会给老人端一碗过来,或者帮老人买米、买肉。

膝下无儿无女 只想有人说说话

元旦已过,农历新年即将到来。老人说,他一生未娶,无儿无女,无依无靠。有时候听到鞭炮、锣鼓声,想着人家团圆热闹的场面,心里就是一阵悲苦,只能躲在房间里抹眼泪。刚过完元旦,农历新年也不远了,说起新年愿望,老人沉默了许久,摇摇头,随后顿了一下,轻言说道:“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有人陪我说说话。”

老人说着,从厅堂的一张矮凳上起身,摸索着抓住那根拐杖,慢慢敲着路面,回到只属于他的那间不透风、黑漆漆的卧室,他脱下外套躺下去。或许,在梦里,老人能见到父母、姐姐在世时,一家人热闹团圆的景象。

如果您愿意有空时陪陪老人说说话,可以拨打海都热线通95060联系我们,给老人一个温暖的春节。

相关报道>>>

盲人老伯90岁 坚强独居70年

民间公益人士为他拍纪录片,他的境遇引发全国各地好心人关注

盲人老伯90岁 坚强独居70年

“每到过年,家家户户放鞭炮,我只能坐在厨房里,无人依靠,很狼狈,很孤单……”再过一个多月,又是一年春节,永春达埔镇洑溪村90岁老人黄温佃现在又伤感起来。

黄老伯5岁失明,17岁父亲去世,20岁母亲去世,之后就一个人过起了漫长的独居生活。他也渴望子孙绕膝,也盼有亲人相依照顾。一位民间爱心人士用视频记录下他穷困孤独而又坚强的真实生活,也期望以此有更多人来关注社会上的孤寡老人。这个纪录片在网上传开后,引发了全国各地人们的共鸣,大家都盼望老人今年不用再流泪过年。

□早报记者 许奕梅 戴晓晖

独居山村古厝70年 失明老人坚强生活

洑溪村里有一座上百年的古厝,因年久失修,每逢大雨,屋内也会下起小雨。屋里看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不论白天还是夜间常年都是漆黑一片。就是这样一座像是被废弃的古厝,一位90岁的盲人老伯却一直居住在这里。

黄老伯的生活很简单,他常要拄着拐杖到家附近的小溪里洗衣服,没钱买洗衣粉或肥皂,只能用溪水冲洗,而有时遇到连日下雨无法出门,他就只能用盛接的雨水洗衣。

每隔几天,黄老伯就要四处去搜寻别人用剩下的木材下脚料,拿它们当柴火煮稀饭。煮一次稀饭他可以吃上两餐,有时甚至是三四餐,他的午餐经常就是一碗稀饭配一块地瓜。

因为看不见,放久的菜不知道有没有发霉变质,他总要拿去问下隔壁邻居。“有时苍蝇、蟑螂爬到剩菜里,看不到也就吃进肚里了,还想着都吃不起肉怎么还有肉味。”黄老伯苦笑道。

黄老伯说,他4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5岁时视力全无。因为家贫又失明,他没上过一天学。虽然曾跟着所谓的师父学过4年的算命,但师父只对他呼来喝去,却没教他多少本领,他无法以此糊口,只能靠种田维持生计。

黄老伯的父母在他17岁和20岁时先后离世,留下他孤苦一人。他曾娶过两任妻子,但因家贫均先后离他而去,也未留下子嗣。

多年来,黄老伯的身子骨还算硬朗,一个人洗衣做饭的生活也许能勉强维持,但内心的孤独却让他备感凄凉。逢年过节,听着周围村民一家人团聚庆贺,他却只能独自待在黑暗的古厝里,无人交流,每想到此都不禁潸然泪下。

日子虽苦,黄老伯坚强微笑面对。

爱心人士拍纪录片引共鸣 盼老人不用流泪过年

“看到黄老伯的境遇后,很想有人能照顾他的晚年,也让更多人来关注孤寡老人。”永春民间公益人士姚志坚也是洑溪村人,对黄老伯的境况有所了解。前年,他就曾与一些爱心人士到家里探望过老人。去年年底,姚先生再次到家里了解老人情况,在倾听老人的心声后知道老人很需要有人能陪伴照顾他。

思来想去,姚先生决定利用自己的摄像专长帮助黄老伯。两周前他来到老人家里,用一天的时间跟拍老人的生活,之后通宵制作出两部分别时长7分多钟的纪录片,并上传到网上。截至昨天,两部片子的点击量已超过12万。

“没想到关注的人这么多,也有各地的人打电话来关心老人的情况。” 姚先生说,这两天他接到来自全国各地好心人打来的电话,大家的爱心也让姚先生感动不已。他说,有来自北京的初一年级学生想要帮助黄老伯,有身在广西的市民想来永春探望老人,还有很多人想给黄老伯捐款。

在拍摄制作视频后,姚先生也帮助黄老伯联系永春当地的敬老院,并和黄老伯的远亲们沟通,希望能想个办法让黄老伯不再孤单,过一个安稳晚年。

“拍摄的时候,老人在晒衣服时拐杖不小心掉了,看他艰难地在地上搜寻着,心里就很难过。希望这位90岁老人今年不用再流着眼泪过年。”姚先生说。(姚志坚供图)

来源:东南早报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