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
王明民师傅,南安市东田镇人,13岁开始跟父亲学习“补篮”,之后“补篮”也成为他的谋生手段,几十年来,寒暑不辍。如今他已年近花甲,少年时代细嫩的手也已长满了茧,但技艺却日臻纯熟。
据他介绍,他家有六个兄弟姐妹,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且所生长的小山村很闭塞,出路窄,他子承父业,学习父亲“补篮”的技艺。年少时,他就挑着担子游走在南安以及同安每个乡镇的大街小巷。上世纪80年代改用自行车、90年代末改用摩托车代步。“补篮,补神篮。”王师傅的吆喝声带给大街小巷一抹生气,大家也都习以为常地叫他“补篮的”。对于这个称呼,王师傅总是乐呵呵地答应着。
他说,“补篮”这行业在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还是非常吃香的行业,一天有一二十元的收入。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现代篮具的普及,这个行业渐渐走向衰弱。“以前在东田镇有四五十人从事这行业,但由于经济压力等原因,大多数同行都已转行,如今只剩我和另一人还在坚守。”王师傅自嘲之余,更流露出对“补篮”的眷恋与不舍 ,当然,还有失落。
王师傅表示,他曾要子女继承他的手艺,但他儿子却打趣地说,“补篮”是“钱途”黯淡的行业,因为小时候他总要不到零花钱。如今儿女们都长大了,都有各自的事业,他自己也主要是“娱乐”。现在靠补篮,他每天还有100元左右的收入,扣除在外的伙食和摩托车油费,尚能自给自足,不用给后辈增加负担。
在时代潮流下,“补篮”或许终究要被陈列在时间的展览馆里,但那一声声吆喝、一个个篮子,却依然形成一股暖流,融化在我们心里。(黄少锋/图 李瑞芬/文)
修理大簸箕
把竹条削薄备用
“补篮”前必须把削薄的竹条浸水,增加竹条的韧度。
修补“神篮”
“补补还能用”
王师傅平时就带着工具骑着摩托车走街串巷
王师傅在“补篮”时,经常吸引朋友们来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