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泉州数控一代> 头条 > 正文

泉州企业应用3D打印技术:跑马圈地正当时

2016-01-18 08:33:10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原航空航天工业部部长林宗棠(右三)与卢院士一行考察中科院海西研究院3D打印最新成果 (市科技局 供图)

论“中国制造2025”

要补课,也要赶超跨越

卢秉恒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从家电制造、汽车制造到飞机制造,中国制造先后掀起三次浪潮,逐步走向高端。得益于巨大市场,目前,中国已成为制造业世界第一大国,制造业总量占世界总量的20%。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收入的86.70%,占出口总量的 95.09%。

然而,中国并不是一个制造强国。比较中、德、美三国,德国的工业优势在于质量过硬、基础雄厚、工艺严谨;美国的优势在于:社会创新、高科技优势、集全球资源与精英;而我们中国的重要优势在于: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内需市场巨大、人力资源丰富。

按照德国工业4.0的划分,工业1.0到4.0的主要特征分别是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卢秉恒认为,目前,中国制造应采取两个策略:

一是追赶与跨越并举。面对存在的阶段性差距,中国要在工业2.0、3.0方面补课,即质量优先、研发机器人和高档数控机床,同时要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大力发展工业4.0。

二是必须发挥政府科学而有力的调控作用,汇集有限的社会资源,做好协同创新。

他认为,中国必须保护和充分利用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引导和支持装备制造。同时,注重各项计划、各个行业的互动协同发展。在新产品研发时,就开始与国产化制造装备并行,注意第一罐奶粉效应。而在民用领域,要培养人民的消费观,让人人为培育民族工业作贡献。

对目前我国的共性技术缺位问题,卢秉恒认为需要创新思路,进行国家级创新中心建设。他以德国弗朗霍夫研究院和美国制造创新网络计划为例,认为中国建设一批能协同社会创新资源,为产业提供核心技术与共性技术的创新中心。避免科技资源的浪费和低水平的重复研究。

在产学研协同方面,企业要成为投资研发、应用成果、集成成果的主体。卢秉恒说,产品选择是企业创新的起跑线。企业应更多选择“创新驱动”型的产品,而不是只盯着眼下能赚钱的产品。这样创新才不会输在起跑线上。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他举例说,日本轴承的一个企业,实验室面积和生产车间面积的比例是1∶1,而我们国家同类型的大概不到5%。此外,在大数据时代,欧美许多企业都注重累积、分析产品数据,用数据来提升商业策略和产品研发。

在人才协同方面,他认为要建立正确的学科评估标准,引导创新与工程能力培养。倡导科研人员的论文更多地写在产品上,写在装备上。中国制造2025还需要培养一批工业4.0时代的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既精通制造工艺,又具有互联网思维,能充分利用社会创新资源。创新型社会还需要一大批创客、极客,需要马斯克式的人物,有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创新欲。

在全社会的协同机制方面,要加强科技计划协同接力。国家科研计划应以标准、基础研究为先,重视产业化共性技术,以创新思想、发明专利为评审依据。

在金融与科技、产业的协同方面,改善制造业的资金环境。引导金融资金更多更快地流向实体经济、流向有潜力的先进制造业,加强对创新的支持力度。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