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
13个地方党政“一把手”立下“军令状”
本报讯(记者郑意凡)27日,泉州市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会前,市委书记郑新聪、市长康涛与各县(市、区)、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党政主官签署了《2016年各县(市、区)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书》,今年和以往相比最大不同在于,不仅政府主官,党委书记也要签环保“军令状”。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抓好工作落实,以铁的意志和行动,把这份责任扛起来!”郑新聪指出,近年来,泉州在全省环保责任书、总量减排等考核中持续名列前茅,顺利通过了国家生态市验收,但无论是对照中央、省委的要求,还是从泉州发展需要、现实欠账、群众期盼来看,进一步做好生态环保工作,都十分紧迫,容不得松懈。
郑新聪强调,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转型是关键,要紧紧扭住产业升级节能降耗这个根本,一方面,对有市场前景、产业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技术改造解决行业污染问题,对落后、低端、过剩产能,以市场、法律手段为主倒逼企业转型,腾出环境容量空间;另一方面,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安全是底线,要加快泉港泉惠石化园区绿化隔离带建设,加紧推进危废规范管理。提升是期盼,要顺应群众对环境质量的更高要求,抓住改善环境质量这一重点,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市为目标,集中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引导绿色生活方式,同时,有效引导社会舆论,让群众更加理解支持、积极参与环保监督。协同是大局,各地要强化主体功能区管控,坚决履行上下游生态补偿义务,共同为环境改善献策出力。项目是抓手,要结合“项目前期工作活动年”,在环保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方面梳理一批重点项目,争取列入上级盘子。
“今年,环保目标责任书的签订,首次从过去的政府主官拓展到党政一把手,这既是下军令状,也是责任喊话。”郑新聪要求,市县两级都要落实军令,毫不含糊,认真对待。要对照责任书清单,查找差距和工作薄弱环节,及早采取措施、序时推进。要层层传导压力,督促环保相关部门履行监管责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各级各部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一件一件落实,一年一年积累,一届为一届打基础,用心用力、扎扎实实推进,为建设美丽泉州作出应有贡献。
康涛强调,新的一年,生态环保工作要突出责任落实,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切实加强属地管理,落实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重大生态环境损害终身追责制度,形成分工明确、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要突出专项攻坚,扎实推进城乡生活、工业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三大专项整治,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要突出深化改革,对接落实好中央、省里部署,加快研究制定泉州市生态环保工作改革措施,争取先行先试、取得突破,扎实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建设好国家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市。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林伯前总结部署全市环保工作。市领导李建辉、洪泽生、林万明、张永宁、吴共湖等参加会议。
环保责任书考核拿下全省四连冠
泉州市总量减排、环境监察、流域整治考核分获二、三、五连冠
核心提示
昨日,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环保成绩单令人欣慰:
过去5年,全市累计投入1000多亿元用于生态保护工作,生态环境质量优良、持续向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复核验收、国家生态市通过验收;多项工作保持全省第一,其中市长环保目标责任书考核获全省“四连冠”,总量减排、环境监察、流域整治考核分获“两连冠”、“三连冠”、“五连冠”。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高度自觉履行环保工作“党政同责”。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每年多次专题研究部署环保工作、带队下基层调研指导,亲自约谈滞后地区主官,有力推动了各项环保工作的落实。
如今,“美丽泉州”首次写入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蓝图,百姓富与生态美将谱写更动人的共鸣曲。
□本报记者 郑意凡
建成111个国家级生态镇
目前,全市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共建成10个国家生态县(市、区)、11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659个市级以上生态村。
农村环境整治方面,泉州市累计推进11个中央农村环境综合(连片)整治项目,总投资1.34亿元,涉及20个乡镇,受益人口近18万人。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去年累计关闭拆除禁养区内生猪养殖场(户)1995家,改造非禁养区内生猪养殖场(户)2482家,关闭961家。
排污权交易体系基本形成
去年,泉州市环保工作突出抓好三项创新: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体系基本形成。对新(改、扩)建工业项目新增总量指标全面实行排污权交易。全市共有59家建设单位通过市场完成了125笔排污权交易,交易总额为1218万元。此外,不断完善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第三方运维机制;积极推进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
全市工业园区污水达标排放
减排方面,去年全市共投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125个,新建污水管道341.2公里。所有工业园区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和达标排放。全年注销淘汰黄标车13589辆。此外,晋江、南安两市258家建陶企业全部完成建陶行业LNG替代。石狮在全国首创印染集控区集中供热和中温中压蒸汽替代导热油炉,全市染整行业进入“无燃煤时代”。
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8.9%
去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8.9%,相比2010年提升1.9个百分点,PM10浓度则下降22.1%;所有县(市、区)空气质量均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
一年来,共实施完成814个工业企业大气减排项目;部门联手查处“滴洒漏”及乱倾倒垃圾1696起、夜市大排档8566起(处)、随意焚烧垃圾135起;全市447家加油站、264辆油罐车、11座油库全部完成油气回收治理。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去年,泉州市持续落实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跨境流域整治、小流域“赛水质”、山美水库流域生态试点等工作。全市1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晋江干流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质功能区达标率84.6%。区域“黑臭”水体逐步减少,各跨境流域水质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实施“清水蓝天”专项行动
五年来,泉州市环保案件立案数和罚款金额每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位居全省前列。去年加强运用新环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开展环保大检查及“清水蓝天”专项行动。全年检查企业15353次;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595起,立案处罚企业683家;完成排污费征收10482.09万元。此外,推进环境监管四级网格化管理、强化挂牌督办等措施。
工业废物综合处置中心明年建成
去年,泉州市建立了300家固体废物企业产生、利用、处置动态电子档案库,对危险废物进行全方位监管。加快推进南安华源、晋江华懋、石狮大堡等电镀集控区整改提升。市工业废物综合处置中心项目计划今年开工,明年底前建成投运。飞灰填埋场建设方面,晋江正在选址,石狮抓紧建设。
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昨日召开
泉州力争在全省率先建成国家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市
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 “十二五”以来,泉州不仅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验收,并在全省设区市第二个通过国家生态市验收(王柏峰/摄)
为贯彻落实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以及省、市两会等有关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泉州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昨日召开。会上全面分析泉州生态环境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进行深入、具体的部署,同时还向各县(市、区)、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颁发环保目标责任书。
□早报记者 柯丽娟
■“十二五”回望
通过国家生态市验收 多项工作保持全省第一
“十二五”以来,泉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优良并持续向好,实现环保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复核验收,在全省设区市中第二个通过国家生态市验收;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泉州市改革创新环保工作新机制》进行经验转载,多项工作保持全省第一(市长环保目标责任书考核全省“四连冠”、总量减排考核全省“两连冠”、流域整治考核全省“五连冠”、环境监察工作考核全省“三连冠”)等等。
■“十三五”展望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 生态宜居美丽泉州
泉州“十三五”期间将力争在全省率先建成国家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市,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宜居美丽泉州。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到2020年,确保全市1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晋江干流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近岸海域水质功能区达标率达84%以上,全市12条主要入海河流水质持续改善。所有县(市、区)空气质量平均浓度达二级标准以上的比例达到90%;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不低于82%,新增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保障率100%。
打造低碳循环经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营造生态宜居环境,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培育生态文化支撑,弘扬闽南文化生态精髓。创新生态文明制度保障,提升绿色治理能力。
【今年工作安排】
企业环境污染责任险或成强制保险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全市生态环境环保工作要以环保目标责任书和环境监管网格化为抓手,全力打好补齐“环保短板”攻坚战,全力推进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努力为建设“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的“五个泉州”提供坚强的环境保障。
●气减排:巩固建陶行业LNG替代成果,加快建设泉惠石化园区热电、晋江热电扩建、晋江东海垵集中供热等项目,力争2016年年底前完成前期工作并动工建设;加快推进燃煤锅炉整治,继续推进中小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工作,确保燃煤锅炉污染物排放分类型于2016年7月1日前达到标准,逾期坚决责令停产整改。
●水减排:全力推进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建设,动工建设石狮市中心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二阶段、晋江市泉荣远东中水回用设施等项目,确保2016年年底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能力达到118万吨以上/日。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污水配套管网,实现减排核算的污水处理量达到90万吨以上/日。完成石狮市、晋江市印染工业集控区4个染整废水集中深度处理工程,设计能力达到13.7万吨/日。
●环保能力建设:继续抓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环保提升工程。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推进市工业废物综合处置中心建设,力争2017年6月底前投入运行;督促石狮市、晋江市加快完成垃圾焚烧飞灰填埋场建设,并于2016年年底投入运行。二是加快完成南安市、安溪县和德化县水质自动站的调试验收。
●大气污染防治:组织开展空气颗粒物源解析及空气质量预测预警,确保2016年年底前完成大气污染源解析。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异常情况下的排放管控,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日常监管。抓紧推进泉州主要河流县(市、区)交界断面实现水质自动监测;继续开展市级水源地一旬一测、县级水源地一月一测,确保2016年年底前市级水源地全部实现水质自动监测。
●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进一步优化政府政策支持,探索建立环境污染风险评估机制与环境损害鉴定技术方法,力争有更多的企业与保险公司签订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合同,努力把这项工作做成继交强险之后的第二个强制保险。
淘汰黄标车 清除“环保毒瘤”
技术鉴别若达标 黄标车也能“转绿”
市环保部门:同一机动车可申请一次技术鉴别,不收取鉴别费用
□早报记者 柯丽娟
“我的车车况很好,但申领的是黄色环保标志,能申请鉴定吗?”近日很多黄标车的车主提出这样的疑问。
昨日记者从泉州市环保局获悉,泉州下发《泉州市环保局关于受理有异议黄标车技术鉴别工作的通告》,对部分车辆环保达标车型查询系统无法查询且按注册时间核发黄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有异议的,可申请采用技术鉴别方式鉴别。鉴定合格后,黄标也能换成绿标。
●鉴别范围
三种类型的机动车不予受理技术鉴别:一是国家环保达标车型查询系统明确规定的“黄标车”车型;二是对未按照相关法规规定,改装排放控制装置的机动车;三是国家、省和泉州市规定必须强制注销的老旧机动车。车主可登录http://www.vecc-mep.org.cn/ovehicle/queryOvehicle.jsp查询车辆是否达标车型,查询不到,才属于鉴别范围车辆。
●鉴别标准
根据对鉴别车辆排放控制装置的核查结果,符合下列配置要求且环保检验合格的有异议黄标车,可换发相应的绿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1.整车出厂时装用电喷发动机、三元催化净化装置和氧传感器的汽油车,可换发国Ⅰ绿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2.整车出厂时装用电控喷油装置、增压装置和中冷装置的柴油车,可换发国Ⅲ绿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鉴别流程
技术鉴别可由车主或其委托人申请。申请人可登录“泉州市环保局”网站(http://www.qzepb.gov.cn/) “下载中心”,下载《泉州市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技术鉴别申请审核表》,并按要求填写,最终再以邮件形式发送给泉州市环保局机动车技术鉴别专用邮箱(qzhbccx@163.com)。泉州市环保局初步审核后,在5个工作日内以邮件形式向申请人反馈初步受理情况,并预约技术鉴别时间和地点;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网上申请通过后,申请人可在预约的时间,携带需鉴别车辆、本人身份证原件(单位车辆提供加盖单位印章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和机动车行驶证、登记证书原件(或车辆登记信息表)及复印件各一份(代他人办理的,需同时备齐代办人有效身份证件和复印件一份)到技术鉴别地点,技术鉴别人员会根据车辆相关材料审核和查验情况,当场出具鉴别意见。
●标志换发
经技术鉴别判定为绿标车的,鉴别车辆可持《泉州市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技术鉴别申请审核表》到泉州有资质的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汽油车换发“国Ⅰ”绿色标志,柴油车换发“国Ⅲ”绿色标志,车辆一周后可进入机动车“绿标区”。
“同一辆机动车可以申请一次技术鉴别,技术鉴别不收取任何费用。”蔡科长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