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闽南文化扎根校园 传统民俗薪火相传

2016-02-24 10:43:06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市区通政小学,木偶表演艺术家进校园授课。

课堂内南音北管 “姊妹花开”

在泉州的中小学校园内,时常可闻丝竹之音,南音、北管陆续进入学生的视野。早在1990年,我市就将南音教学正式引进中小学课堂,相关部门合编教材《泉州南音基础教程》,将南音曲谱“翻译”成简谱和五线谱,方便教学。一年一度的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演奏比赛,成为检验南音教学的一面镜子。

培元中学面向全市招收初中艺术特长生,组建南音演唱团,从泉州南音乐团、泉州民乐乐团聘请老师开课,并编写南音校本教材《南音省南国》,在初中开设南音音乐课,高中设南音欣赏课,培养南音演唱、演奏人才。该校是世界南音联谊会唯一的中小学会员单位,在每年组织的世界南音大会唱,该校都会派人参加。去年,该校参加全国第六届少儿曲艺大赛,南音表演获得金奖。多年来,该校多次组织学生参加海外演出。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曾给该校题词,“传承文化精粹 功德千古流芳”。

在西隅中心小学,南音苗子也茁壮成长。该校在全市小学范围内率先成立“南音兴趣小组”,后来又相继成立“南音实验班”和西隅南音艺术团。南音作为校本课程,实验班每周都有两节南音课,同时穿插着传统的音乐课教学。

与南音并称为“姐妹花”的北管,也进入了泉港学校的课堂。泉港庄重文实验小学将北管作为校本课程,邀请民间北管老艺人、音乐教师进行授课,全校学生都学习演奏北管。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