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督管理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检查(资料图)
本报讯 (记者 郭慧杰 刘倩 通讯员 陈银江)临近“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台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于近日发布消费警示,涉及美容、食品、通信、网购等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提醒消费者保护自身权益。
美容 有风险,请君多慎重
在近日有关部门发布的消费警示中,美容行业首当其冲。一些爱美的女士对于商家片面夸大的美容效果坚信不疑,轻易掉进假货陷阱。
台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介绍,近段时间,市场上各种美容“陷阱”频繁出现:实际出厂价仅几十元的玻尿酸,销往美容院甚至是正规整形医院后立即变身几千元;小饰品店里卖的一些“美瞳”标签上大多都是一些英文和韩文,经调查却发现这些都是山寨货等现象。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在选择美容产品时,要注意从正规渠道购买,仔细观察标签标识,不要被假冒伪劣产品所蒙骗。同时,多在日常生活中保养,通过饮食和睡眠调理比任何的美容产品都更有效果。
食品 认准“SC”
为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活动,加强食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食品安全法》配套法规《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已于2015年10月1日起同步施行。对消费者来说最直观的影响是,食品包装袋上认了十年的QS认证标志将不再用于食品,取而代之的是有SC标志的编码。
“购买食品,一定要认准包装上的QS标志。”这几乎成为消费者过去购买食品的共识。走进超市,几乎所有的袋装食品、饮料瓶、奶粉罐等包装背面都印有此标识。在消费者的认识中,QS标志就是放心的代名词。
今后,食品包装袋上“QS”标志逐渐隐退,被“SC”加上14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所取代。当然,外包装上印有QS标志的食品不会立刻从市场上消失,而是在未来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慢慢退出市场。2018年10月1日起,食品生产者生产的食品不得再使用原包装、标签和“QS”标志。使用原包装、标签、标志的食品,在保质期内可以继续销售。在此期间,市场上的“QS”和“SC”标识的食品,消费者都可以放心购买。
手机 谨慎购买不知名品牌
今年1月,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2015年第四季度流通领域手机质量抽查检验结果。本次抽检共抽取样品130批次,发现不合格样品28批次,大部分为小品牌手机。不合格手机主要是标志和说明、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抗电强度、直插式设备、耐异常热、辐射连续骚扰、传导连续骚扰、静电放电抗扰度、0.2ItA放电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
据了解,传导连续骚扰不合格,会使产品通过电源端子对其他同公网设备产生无线电骚扰,影响其他电子产品的正常使用;辐射骚扰不合格会使产品通过场强从空间产生无线电骚扰,直接影响周围设备正常的使用;手机耐异常热则有导致爆炸的隐患。
大部分消费者对“耐热、传导连续骚扰”等专业术语知之甚少。台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消费者,购买手机时尽量选择大型、正规的商家;手机一定要有厂名、厂址和出厂日期;详细读说明书,了解售后准确地址及其承诺,掌握手机和相应配件的三包有效期;发现有不合格手机产品应及时拨打投诉举报电话。
提醒 网购消费陷阱多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加速到来,人们的生活消费习惯正在被深刻改变。在尽情开启“买买买”模式的同时,消费者也应该警惕网购陷阱,谨慎消费。
根据台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反映,关于网购的投诉案件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引发网络消费纠纷的有三大原因:一是低价误导。在店面购买要货比三家,意味着需要走三家相同的店面看三样相同的产品,但是通过网络你就能一眼浏览多件,通常“宝贝详情”出现的图片都差不多,导致大部分人直接看价格低就购买,实际上价格过分低廉的超低价商品有可能是二手货或者是残次品,有的甚至是冒牌货。二是格式条款,一些网站的购买合同采取格式化条款形式,条款中没有退换货说明,有的甚至宣称对售出的商品不承担“三包”责任等,导致买货容易退货难。三是虚假宣传,有些网站虚假宣传、夸大其产品功能或质量,导致消费者收货后发现与网上看到的样品相差甚远。
有关部门提醒网上购物时要注意:一看网站。尽量选择专业性强、信誉度高的网站购物。这些网站通常信息真实,有营业执照登记注册信息和网站的备案信息,发生纠纷可追溯。二看价格。价格过分低于市场上正常价的商品,要谨慎购买,不要盲从轻信。三看信誉。要仔细查看购物网站的商家和商品信誉评级,浏览评价信息,参考他人购买后的真实体验。四看合同。要注意合同中是否有霸王条款,如“一经售出概不退换”、“商家拥有最终解释权”等条款。注意保存好聊天记录、购物发票。发生纠纷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可拨打12315、12331、12365投诉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