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房梁,雕刻精美,古色古香
特色古建筑的活样本
陈乔木去世后,儿孙们继承了旧居。据古厝居住的陈家后辈回忆,曾祖父手上建起的“万源古厝”的规模比现在大得多。尤其是后落的两层楼可谓匠心独运。采用的是中国式的屋顶,西欧建筑的外观,阿拉伯式的窗棂,建筑风格有独到之处。
当年建筑屋顶的排楼两端还雕刻着活灵活现的两尊石狮子,排楼中间雕刻有地球仪,并有雄鹰立于地球之上,建筑设计体现的是房屋主人的眼界和抱负。这座二层楼房以泉州传统的红砖砌成。墙上雕刻有各类精美的图案。
陈乔木的孙辈陈基立老人印象深刻的是“乐贤”“积善”这样的字楣,体现的正是父辈们从小教育的人生态度。新中国成立初期,爱国爱乡的陈乔木先生主动将城南这座最高最好的房屋让给解放军作为驻地,家属们烧水送茶,陈家和解放军结下深厚的情谊,传为佳话。目前留下未拆的这片三落院子,在陈氏后人不停地拾掇下,成了泉州城南聚宝街不可多得完整的泉州古宅民居。逢年过节,四海谋生发展的陈氏后人团圆相聚于此,祭祀祖宗聊叙亲情,孩子们听着前辈的故事,恍惚看见古刺桐聚宝街的浮华烟云。古厝乡情让人向往而不能忘。
谈笑间,历经300年风雨的古厝不可避免的老化了。2009年,陈氏后人发现,古厝木梁被虫蛀得厉害,承重系统也遭到破坏,屋顶瓦片破损,下大雨会漏水。陈氏后人商量,集体出资从洛江区罗溪请来一位80多岁、经验丰富的古厝老师傅,按照木料、瓦片原来的规格大小,选相同的颜色进行修缮,并拆掉早期老化线路,重新统一布排。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
但是,这几年万源古厝这样的修修补补变得越来越频繁。在陈基立老人的指引下,笔者看到后落的两层楼已经出现地基下沉,房屋倾斜,墙体开裂的现象。陈乔木的孙媳谢淑惠老人现如今还居住在二楼,她说,只要有大车从泉州大桥上开过,就会引起楼板的晃动,已经晃动得越来越明显了。陈家的后人商量着再次保护好这座古建筑,请来的工匠勘查后给出500万元的修缮报价,这对陈家人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保护古厝成了陈家老人们的一个心结,他们也希望能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群策群力保护好“金万源”这座难得闽南古民居。
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洋溢在“万源”古厝里的这份古色古香的闲适与宁静在现代城市里特别难得。64岁的陈基立从小生活在这里。古厝厅堂挂着他的许多墨迹,形体端秀,骨架劲挺,为这座老房子增添一份古韵。陈基立说:“古厝乡情,在这老宅里生活是他晚年最大的幸福。”80岁的谢淑惠老人嫁到陈家,在古厝生活了大半个世纪,她说,“住在这里很温暖”。而对更年青一代的陈春胜来说,坐在天井的石桌上泡茶,透过屋顶翘起的燕尾脊,看着蓝天白云,听着古曲南音,十分惬意。陈春胜已经数不清有多少熟悉或陌生的人不经意地“闯进”古厝,有多少媒体到访过古厝。来的都是客,陈春胜从来不懈怠任何人。对他来说,保护古厝不仅是在守护祖宗的一份家业,现在也多了一份情结、一份责任,希望尽陈家之力保护下的“万源”古厝能够成为聚宝街众多亟待修缮保护的特色古建筑的一个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