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史继偕:不恋乌纱帽的“奇官”
2016-03-25 09:07:30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在明朝偏偏有这么一位泉州来的官员,动不动就扔掉“乌纱帽”,拂袖而去。奇怪的是,皇帝们还每每帮他捡了帽子回来,并且帮他重新戴上。

青龙寺始建于后唐开运元年,历史悠久。

爱乡故事仍在民间流传

泉州威远楼,古时亦称“谯楼”,始建年代,众说不一。明天启六年(1626年),泉州知府沈翘楚重修谯楼时,史继偕曾为此楼书写《重修谯楼记》,勒石传世,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3·公署志仓厫附·泉州卫指挥使司》收录此文:“郡故有谯楼,相传唐末·闽越·王审知抚有七闽,始开府治。前辟双阙,下累石如城。稍北九十步为应门。应门者,第二门也。历宋、元,因其旧,改谯楼为测漏所。后屡圮屡葺。至正(1341—1368年)年间,乃大新之,而旧志莫考。按陶人欵识,有‘至正元年’字,则建于是年无疑。我朝改郡为卫,正统年毁,撤而新之。而移其址于第二门,则实由正统(1436—1449年)间始……”史学专家认为,此文对于追溯泉州威远楼的历史大有帮助。

史继偕辞官返乡后,正遇东南沿海海患吃紧,倭寇余孽横行,海贼、海盗等为虎作伥。为保卫家园,史继偕四处察访泉州海防防御设施,主要参与修建两个海防设施,一个是鹧鸪口炮台,一个则是溜石铳台。首先勘定“在车桥之下,浯屿之上,地名鹧鸪口,为郡东南门户”。在这基础上,天启七年(1627年),鹧鸪口炮台建成,史继偕为其作记;建溜石铳台,是在崇祯二年(1629年),当时是史继偕与泉州知府议建的。铳台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成了,史继偕同样为其作记。这两个举措帮助巩固了泉州的海防。

据史料记载,史继偕致仕居家时,曾在对望石鼓山下的“怡云野筑”潜心著述及整理文献,其著作有《云台藏稿》16卷、《奏议》4卷、《八闽人物》4卷、《太史一家》1卷、《越章录》4卷、《怡云草》1卷。他在游历金鸡桥时,还写下了《题重兴金鸡桥》一诗:“逶迤远势自长虹,西引地形接郡雄。一日舆梁思惠政,万年舟楫属神功。弦声满邑随风转,桃色盈庭映面红。自是仙郎深雨露,褰裳不假沐恩同。”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即使已归隐故园,史继偕对朝廷的感恩之情,亦不曾消减。据《晋江县志》载,史继偕曾在清源洞佛祖殿前题匾曰“灏窅天邻”,左右壁有数碑;又题“一德寿民”于莆田黄石镇,还为不少人写过碑记和祠记。

而据泉州史氏后裔介绍,明朝年间某个清明节,时官居一品、任文渊阁大学士的史继偕率族人欲去祭扫祖先寒泉公墓——“鸟叫墓”。路过清濛村时,见村人慌乱。经过问,得知因与邻村发生纠纷,对方扬言要来“铲平清濛村和青龙寺(俗称清濛宫)”。史继偕于是一面吩咐家丁把写有“溧阳史府”和“文渊阁大学士”的一对红灯笼悬挂在青龙寺的正门前,并在宫里休息;一面派人去两边劝和,免去了这一场村斗,使两村人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如今,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但“史继偕与青龙寺”的故事,仍在泉州史氏族人当中流传。也许,管得了天下事、也管得了邻里之争,就是我们对这位明朝大学士最深的印象吧。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