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受阵雨天影响泉州祭扫人流回落 祭扫更加文明

2016-04-05 08:31:31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鲜花祭扫等绿色方式越来越受欢迎

选择绿色草葬 鲜花寄托哀思

昨日上午10点多,在宏福园草葬区内,一位中年男子双手合十,虔诚地祭拜着埋在草地里的先人。墓碑前没有纸钱、没有鞭炮,取而代之的是几束淡雅的鲜花。男子姓周,和家人冒雨前来祭扫他的爷爷奶奶和父亲,三位老人均葬在宏福园草葬区内。“家里的老人喜素静,不爱吵闹,草葬这样的殡葬方式既环保又干净,所以为他们选择了草葬。”周先生认为,放鞭炮、烧金纸这样的传统祭扫方式过于吵闹,献上一束花,安静地与先人进行交流,传递思念,是最好的祭扫方式。

在皇迹山陵园内,也有不少市民选择鲜花祭扫。记者看到,一位系着丝巾、气质优雅的白发老人手捧鲜花,和老伴携手上山祭拜。老人姓刘,今年68岁,她说:“葬在这里的是我父亲,他是一位无神论者,为了尊重他,十几年来,一直都是鲜花祭扫。”

近几年,我市民政部门大力倡导以文明健康的殡葬方式,达到祭祀亲人、传递亲情、寄托哀思、抚慰生者的目的。鲜花祭扫等文明殡葬方式被越来越多人认可,逐渐取代放鞭炮、烧金纸等旧俗。

定居外地多年 每年回来扫墓

昨日,在皇迹山陵园内,一位戴着礼帽的女士引起记者注意。她撑着伞,拿着鲜花,缓缓往墓区走去。原来,吴女士祖籍泉州,已定居香港30余年,这次清明回家就是为了给爷爷奶奶扫墓。她说,前日坐飞机到泉州,昨日扫墓,今日就要飞回香港。即便时间匆忙,仍然阻挡不了游子的思念之情,每年清明节,她和父亲都一定要抽空回来扫墓。

陈先生今年59岁,是一名马来西亚华侨,今年清明,他和妻子、儿子、儿媳还有小孙子从马来西亚回到泉州,祭拜他的父母。他笑着说:“我在马来西亚20多年,每年都要回来扫墓,今年尤为特殊,特地把3岁的孙子也带回泉州,这也算是另一种意义的四世同堂了。”

垃圾有所减少 祭扫更加文明

昨日在宏福园内,保洁员们忙碌地用扁担将装满金灰的铁桶挑到山下。负责收金灰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与往年相比,今年大部分市民比较文明,会把金纸放到铁桶中烧,有些市民看到他十分辛苦,还递上矿泉水,向他道一声“辛苦了”。“接下来几天扫墓的人就比较少了。”他说,忙到本周末,下周他就回晋江,继续做收金灰的行当。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