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 山寨的也愿买单
一名家长展示孩子获得的赛事证书上,就盖有“中国艺术家协会”和“中国教育事业促进会”的章,两个协会已被确定为山寨协会
山寨协会及其举办的各类赛事中,尤其以学生和家长参加的居多。海都记者实际接触采访了十几名家长,有的一年让孩子参加十几场比赛,有的不惜花大笔费用让孩子参加培训和比赛。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部分家长要么没想过对方是否为山寨协会,要么觉得自己有着强烈的需求,即便是山寨协会也无所谓。
“现在的孩子都很优秀,我们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采访中发现,大多数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期望,或人无我有的虚荣心。让孩子们上舞台、上电视、拿大奖,甚至是站在全班面前颁奖,这些都让家长们满足。而他们的这些需求,成为催生各种协会举办赛事的温床。
全家分摊三万元
让孩子当上“形象大使”
小可今年8岁,在石狮上一年级。主持、舞蹈,参加各类比赛,上电视、拍微电影,这几年,这些活动占据了小可的生活。学习好,很完美,小可让同学们很是羡慕。
小可的完美,离不开可妈的栽培。幼儿园中班时,老师发现小可在语言上有天赋,可妈便请了语言老师培训。为让她有更大的提升,可妈决定用参加竞争强的比赛,激发孩子成长。除了语言培训,可妈还给女儿报了舞蹈班。
培训机构老师推荐小可参加中国青少年艺术节的“姊妹赛”——“德艺双馨”比赛(两个赛事为同一主办方)。小可报名语言、舞蹈、歌唱等项目,并在泉州地区总评选中获优秀奖和一枚银奖。2015年正月,可妈陪同女儿飞抵北京,参加全国总评选。孩子虽只获优秀奖,但见到一些著名艺术家,可妈还是很满足。可妈说,就当是旅游,走出去,让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
可妈坦言,对比赛主办方中是否有山寨协会并不在意,不过3万元的“形象大使”代言费还是让她觉得有点高。可妈在石狮经营一家医药连锁店,收入可观,最终形象大使“能登上省级电视台”的承诺,说服了她,包括爷爷、奶奶也分担了一部分费用。
上小学之前,女儿每年参加的比赛有一二十场,如今,奖状堆起来足有半米多高,家里有两大箱子,装满了她参赛的各类证书、奖杯。“奖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自信提升,舞台掌控力也加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