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惠安县紫山镇仕尾村:肃盗惩贪的名宦郑一信

2016-04-29 10:50:59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肃盗惩贪的名宦郑一信

位于惠安县紫山镇仕尾村的郑氏家庙始建于宋元,建筑极富闽南宗祠特色;明代仕尾郑氏一族出了一位铁面无私的按察司副使郑一信,执法不阿,青史留名,其墓尚存,今已蔚为胜迹

仕尾郑氏家庙极富闽南宗祠特色

核心提示

2013年,电视剧《大明按察使》曾在国内热映,里面“铁面御史”周新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在明代,惠安仕尾村也出了位铁面按察司副使,他剪除盗魁,惩治贪官,辨雪冤屈,名镌史册。他的名字就叫郑一信……

□本报记者 吴拏云 陈小阳 通讯员 郑成法 文/图

家庙内藏有 众多“宝贝”

惠安县紫山镇仕尾村是一个坐落于惠安城西黄塘溪(古称西溪)西畔的小山村。村子不大,人口也不多,但人文历史积淀深厚。日前,记者接到仕尾村郑氏家庙管委会打来的电话,讲述该家庙悠久的历史,以及郑氏仕尾系历代先贤的故事。出乎意外的是,在惠安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名宦郑一信,恰是出自仕尾郑氏一族,记者闻讯赶往仕尾村一探究竟。

据惠安郑氏宗亲联谊总会第一常务副会长郑炳堂介绍,仕尾郑氏家庙始建于宋元时期,准确年代失考。仕尾郑氏祖代相传,家庙最初以仕尾村肇基始祖“蔡大人”废弃的马厩修建而成,有天井16个,规模宏大。元末明初,家庙遭“红巾贼(即抗元红巾军)”焚毁,后几经修葺,至清中叶废。清末民初,惠安、河市等地“五路”郑氏族人,共同出资,于原址西侧40米处重建郑氏家庙,并置“添香祀田”近三亩,由“五郑”族人轮耕,收成供每年惠安郑氏宗亲进行冬祭之用。

仕尾郑氏家庙坐北向南,与民居毗邻。家庙前有广场、泮池,后有村道衔接,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三开间两进深,中有天井,土木结构,设有门埕,前后厅、左右厢房、天井等,按中轴对称布局。家庙门墙为砖石筑砌,外观呈凹斗型,开设三门,一字排列。前进以石构为主。后进厅(主厅)进深三柱,为抬梁式木构架,额枋、斗拱、雀替、柁墩等木构件,或精雕细琢,或饰以彩画,精致古朴。主厅内设祭祀神龛。在主厅后方还设有贮藏室,储藏祭祀用的祭祀物、厨具、餐具等。整座家庙极富闽南宗祠特色。

“原家庙主殿神龛内安置烫金祭祀神位100多尊,有五代梁开平进士希闵公、宋咸平进士褎公、宋天圣进士方公、宋嘉祐进士前公、明三水教谕慎庵公、明嘉靖进士一信公、明嘉靖举人一濂公、明天启武举为宪公、清道光恩贡纯公等郑氏先贤及其列祖列宗。此外,除祀奉郑氏先祖外,还配祀仕尾村肇基始祖‘蔡大人’。神龛左右镌联曰:‘祖孙父子进士,叔侄兄弟明经’。”惠安郑氏宗亲联谊总会秘书长郑成法说道,“厅堂上方还高悬有匾额十八方。”

在仕尾郑氏家庙院落门口,立有一块宋代功德碑,碑高约120厘米,宽68厘米,厚约15厘米,保存完好。碑面上刻有正楷碑文,上面写着“泉州开元寺尊胜院济阳(蔡氏郡望)十四代孙僧嗣昭,捐金命工用石缔剏榕台及四畔桥路,兴工于乙丑正月庚辰,毕役于孟夏己酉。工、匠、人等计柒佰緍,足是举也。革故址而鼎新,壮宏规而益大,其功诚可书也。谨志。咸淳改元巳月(四月)望日(十五日)宗姪□□等立。”不难看出,仕尾村以前曾有蔡氏居住,后来该族出了一位僧人嗣昭捐资兴建榕台及四畔桥路,惠及乡里。只不过,据介绍,仕尾村现今已无蔡氏居住。

家庙的院内还收藏有一块唐代神道碑,碑高约140厘米,宽90厘米,厚20厘米,上面隶体阴刻着“唐鸿胪卿留公神道”八个大字。该神道碑原竖立在仕尾村田间地头,历经千余年风雨。上世纪50年代,此碑曾被村民搬去砌猪圈。后为郑氏族人发现,请回收藏于家庙中。家庙内还有一块青石匾,据说原为明嘉靖进士郑一信别墅的楼匾额石,匾额上书“景莲楼”三字,寓意“其景如莲,出淤泥而不染”。郑氏族人表示,家庙前广场尚待修复改造,家庙将是族人祭祖和开展文体活动的好场所。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